“我们是否能慢下来,去欣赏大自然丰富的颜色?我说的颜色不是画画的颜色,而是树叶上的颜色,它不会只是一种绿色。一片叶子上的绿色是惊人的变化,因为阳光照下来,它厚的部分,薄的部分和透光的部分,是这么丰富。”——蒋勋
我用了一段蒋勋老师的文字作为文章的开头,我想是因为他将一片叶子描绘的如此细腻、丰富。而以我浅显的认知觉得:丰富,是一个很美好的词。我不知道2017年对于你来说,是怎样的一年?有人说,2017年收获了自己的爱情,于是2017可以界定为幸福;有人说,2017年的工作应接不暇,每天都是在上班文件与下班应酬之间相互转换,于是2017应该可以称作为“忙碌”;也有人说,2017年接触到了新的领域学习到了新的知识,所以2017是充实的;那么对于芝蘭来说,站在农历2017年的尾巴上,去回顾整个2017年,芝蘭在众位同好的陪伴之下度过了“慢”且“丰富”的一年。
“慢”是一种选择,亦或是一种取舍,而绝非慵懒和无所作为。自古以来,前人对待“取舍”自有一番认知。陶潜的取舍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耕耔”;李太白的取舍是“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沈三白的取舍是“横斜以观其势,反侧以取其态,相定之下,剪去杂枝”。而芝蘭的2017年,在取舍之间,则是放弃与执着。放弃了很多的阶段性的嘈杂的宣传工作,执着于基础的牢固,以及对学员的认真负责,维持着芝蘭的初心,简单纯粹真实!也秉持着王老师说的那句“只要缘深,不怕缘迟!”所以我想,“慢”即自在!
中国花讲究自然,插花时,老师常强调“简单而不单调,丰富而不复杂” 。2017年也是去繁回简的一年。芝蘭在人文花道创始人王国忠老师以及如寞老师的悉心教授下,完成了一轮人文花道初中高的教学与考核工作。在此过程中。我们与自然、与植物相处,与一片叶一瓣花相处,学会了走近生活去观察周边的人事物。常常觉得,在插一盆花的同时,感受手中的植物传递而来的满满的生命力,在追求美的外在表现形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获得内心深处的安宁,去追寻那个美好真实的自己,且对万事万物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审美体系。这是一种美的传播,也许每个个体对美的感受各有不同,所以当我们去欣赏一件物品,去看一部电影,会有不同的见解。但是对于喜爱中国花的朋友来说,这是一种信仰,是一个同生香,共绽放的过程。
年底,我们举办了一系列“感恩·雅聚”活动,每一场活动之前,都会花大量的时间去准备,每一个细节都认真推敲和考究。比较欣慰的是,这些活动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值得回味与思量的瞬间。第一场,从手工制作的花签到与“永恒”这个主题契合的永生花相框,活动中很多花友都带来最具有纪念意义的照片,并分享了很多感动我们的故事:“其实我最初选择的是我女儿的照片,身为父母,孩子是我们的心头肉。但后来我还是决定用自己的照片,我想,我的前半辈子辛苦操劳为孩子而活,作为一个女人,后半辈子我希望认真的为自己活一次……”“我带了很多照片,但都是我三个女儿的照片,我觉得孩子占据了我所有的生命,我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们……”这是女人的自我成长与亲情带给我们的感动;在第二场“亲亲我的爱”主题活动中,两位男士的到来,在女性的芬芳中注入了浑厚的力量,现场有一位爸爸是这样分享的:“年少时觉得与父母的关系最重要,后来为人父母觉得与孩子的关系尤为重要。而今,人到中年,觉得夫妻关系才是最重要的,老伴是一生的伴!”这几句话,简短真实而深刻隽永。就如同我们一起制作的手工陶杯,一杯子即一辈子!我常觉得,泥土是有温度的,心灵是有温度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温度的个体,我们相互串联就留下了很多永恒的温暖的瞬间,感谢你们带来了各自的温度,留下了你们点滴的感动,也为2017年尾的芝蘭留下了更多的爱与感恩。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愿无岁月可回头,且以深情共余生。”感谢过往的岁月,无论好坏,开心亦或失落,都是生命的恩赐,它让我们学会成长,去接纳生命里最真实的自己。感谢2017年陪伴芝蘭陪伴人文花道一起走过的你们,是你们,让芝蘭生香添色!让人文花道一路传播下去……愿来年,我们继续,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