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加书香澜梦155期“谋”主题。
中考时没有考上中师或中专,家里人很失望。那时面临两个选择,是上高中还是进玩具厂?
按照母亲的想法我应该上班谋生了。我们乡是长毛绒玩具之乡,这是乡下女孩上班最理想的去处。庄子上跟我同年出生的女孩就有七个,她们大多连小学没有毕业就进厂了。早出晚归,农忙时早晚还可以帮家里干些农活,年终时除带回一年工资,还包括厂里发的各种年货,真真是羡煞了我的母亲。
母亲早就期待着这一天,在田间地头劳作时她也可以参加妇女们的讨论:你姑娘一个月能苦多少钱?过年时发了哪些年货?除此以外,她们还可以把从女儿那里听来的厂里大大小小的的事情拿来谈论。
可是,我说我要读高中。母亲没有说不肯,但从她反反复复说的一句话我可以感觉到她很失望。她说,梅子一年往家里拿回多少钱,读高中的话你得从家里往外拿出多少钱,这里外一加是多少钱?
现在想来我之所以能上高中,应该是得益于我在家排行最小,哥哥们都已结婚成家,哥嫂支持我上学。
跟别的女孩比起来我大概算是不懂事的,不知道生活的艰辛。父母生我时四十岁左右,待我上高中时他们已五十多岁,更何况为了哥哥他们的婚事,建房子、过彩礼、办酒席,家里本就不多的积蓄早就掏空。
为了解决我的学费问题,父亲找到一个修路的工程队去做工。在此之前他从未上过班,一辈子种田,他最精通的活是使牛耕田。造桥修路应该是很辛苦的活,父亲好像干了好几年,记得高中三年没有为学费发过愁。
高考时又一次让家里人失望,以几分之差与大学失之交臂。那时候同学中有很多人复读,我也有复读的想法。三哥跟我作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他说,跟你差不多大的姑娘大多定了亲,没几年就会结婚,到时候她们用自己挣的钱买嫁妆,风风光光地嫁人……爸妈年纪大了,我们又要养自己的孩子,到时候你怎么办?
应该说三哥的这句话还是给了我不小的冲击,没想到我都已经到了要考虑婚姻大事的时候。三哥说三嫂有个亲戚,在县文教局工作,可以托他帮忙去哪里做个代课老师。我被三哥说动了,跟着三哥去找了那个亲戚。结果亲戚说代课老师早就没法转正了,跟临时工有什么区别?倒不如去复读一年,争取考个师范做个正式的老师。
事也凑巧,我高中的数学老师找到了我家。他说学校要办复读班,高考分数离最低分数线五分以内的免收学费。听了这话父母面露喜色,因为我不用教学费。但过了一会儿他们又表示担忧,说,姑娘不小了……老师打断了他们,说,你家姑娘不去复读太可惜了。
可能是老师“太可惜了”几个字给了他们信心,我终于获得了复读的机会,并于第二年考取了一所师范学院。
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天,母亲领我上街买新衣服。上街的路上,只要碰到熟人,母亲就会远远地跟别人打招呼,大声道,我家姑娘考上大学了。我能理解母亲自豪的心里,我所在的庄子在我之前从未有人考上大学,这是其一;其二是母亲认为我以后不再像他们那样靠种田为生了,而是拿工资吃公家饭的了。我拦着母亲,让她不要太张扬,可母亲的兴奋劲拦也拦不住。
如果我的学业止步于初中毕业,或者说高考失利后没有复读,那教书就不可能是我的谋生之道,我的人生肯定是另一番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