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星期日;天气:阴,雨
【流水账】再次确证,假期、在家不可能有效率地做事
早上:正常4:30起床,写完昨天流水账。期间完成力量训练:仰卧起坐40、俯卧撑48、平板支撑120秒。
再次确证,假期在家想着和平时一样有效率,是不可能的。以后在家期间,就是好好休息,偶尔做点事情,不要跟自己别扭了!计划中那种完美的一天,一个月有三分之二达到,就已经很不错了!
上午:9点开始,备周一党史课的ppt。
现在,经常有话在嘴边、就是想不起来事的现象。昨晚和一个朋友说起来,都有这个问题。这可能不光是年纪大的原因,经常看短视频这类东西,或许会伤害大脑。当然,也不能说伤害,应该说是短视频改变了大脑的机能。
短视频就讲究短,在很短时间内要有反转。有时候,短视频制作很粗糙,但有个急转弯,所以吸引着大脑继续感兴趣下去。长此以往,大脑也就成为了短时记忆的工具。
如何对抗?跟朋友讨论了一下,认为只有认真看书,才能对抗短视频的危害。最好是看一些长篇的有难度的经典书籍。
说到书,现在书籍也普遍幼稚化了。说到写书,过去的作家只想写得有深度,不怕读者看不懂。现在的作家唯恐读者看不懂,一个劲儿迎合读者,所以很难把深度提上去。抵制短视频啊!
下午:中午看了一遍《英雄儿女》,复习一下情节。
《上甘岭》和《英雄儿女》都是好多年前看过好多遍的电影,只是已经几乎记不得情节了。很多情景下,他们的主题曲《我的祖国》和《英雄赞歌》可能更为人熟知。
《英雄儿女》讲的是王芳和王成一对兄妹在朝鲜战场上相逢又死别的故事。王芳是革命英雄的后代,从小被寄养在王成家里。长大后,兄妹两个都来到朝鲜战场上。王成作为战斗英雄牺牲后,王芳在师首长的鼓励下,到处宣传王成的事迹鼓舞士气。王成的父亲,也就是王芳的养父来到朝鲜战场后,和师首长相认,王芳也终于和自己生父、师首长相认。这是根据巴金的小说《团圆》拍的电影。
《上甘岭》则是具体地讲一连的士兵,如何在上甘岭坚守阵地直到反攻开始的故事。
作为黑白电影,可能现在没几个人受得了,电影里的老老实实的战斗场景,可能也不能吸引当代的被先进的光影制作技术喂饱了的观众。但是那时候的电影讲故事的意识,仍然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不讲大的背景(也可能是五六十年代,人人皆知,无需交代背景),只讲好具体人物的故事。——那时候的电影里,也还不兴直接出现领袖的形象。
而在今天,经过长时期对于抗美援朝淡化与回避,观众就需要交代背景。所以《长津湖》里,领袖出场讲大背景,告诉大家为什么要出兵,兵团司令要做思想教育工作。至于战斗场景,更是酷炫无比。《长津湖》再现了歼灭北极熊团的场景。
只是想讲的东西多了,难免有散焦的问题。两个小时的电影,无法仔细交代所有的野心。况且现在的观众嘴刁了,一有不慎,就会被挑刺。这也是被很多人嫌弃的原因。不过我还是坚定地打了五分,鼓励这个团队用新式手法表现历史;一位朋友打了4分,表明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睡大觉一下午,起来继续备课。
晚上:继续备课,终于完成。调整一下客厅的冰箱和饭桌的位置。
粗粗地准备这一节课,几乎用了一整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