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源,自在之本源。
还有,自身本就在本源。
那,到底什么是自在源?
1
群龙无首,天下大吉
《易经•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群龙无首,并非指混乱无序,而是象征着一种超越绝对权威,万物众生平等,自然有序运行的状态。
这一状态提倡一种分散的、去中心化的治理模式,让每个人都能发挥其潜能,社会因此而呈现出生机勃勃、和谐有序的局面。
这一状态对现代社会也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它鼓励我们建立一个民主、平等、多元的社会体系,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倡导公民参与决策,共同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
群龙无首,天下大吉,便是自在源。
2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心经》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在佛教中,“色”泛指一切可见可感的现象,包括物质世界与心理现象。
“色即是空”,意味着这些现象并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自我或实质。一切存在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一旦构成它们的条件发生变化,这些现象也会随之改变或消失。
“空即是色”,指一种超越了二元对立的实相。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一种彻底的空性,它包含了无限的可能性与变化。空性是万事万物的本质,一切现象都是空性的显现。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便是自在源。
3
明王之治,无为而治
《庄子•应帝王》:
老聃曰:“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
老聃说:“明王治理天下,功绩布于四方却好像不归功于自己,化育之德普施万物而百姓却不觉得有所依赖;有功德却无意于显露自己的名声,使万物欣然自得其所固有;立身于不可测识之地,遨游于至虚的境界。”
无为而治,主张在治理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顺应民心,减少不必要的政令与强制措施,让社会自然地运行。
明王之治,无为而治,便是自在源。
4
真正的共同体
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
真正的共同体是个人在联合中获得全面发展的手段,通过联合把个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置于自身的控制之下,从而获得自由。真正的共同体立足点是整个人类社会,体现人的社会属性,是对市民社会物质利益共同体的扬弃。实现真正的共同体,要以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为前提,消灭旧的生产关系、阶级对立的存在条件、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个人与共同体高度融合,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彻底解放。
真正的共同体,便是自在源。
5
自我实现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心理学领域中极具影响力的概念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首次提出。该理论将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其中,自我实现需求位于需求层次的最顶端,是最高层次的需求,指的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与个人理想的实现。
自我实现的状态,便是自在源。
自在源,其小无内,其大无外。
在这儿,可以安静地发呆,也可以自由地翱翔。
自在源,幸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