佑佑成长017读《澄明之镜》:投资信仰的四重境界,亦是人生修行的必经之路

今天翻看了《澄明之镜》,书中提到了“信仰阶段”的论述如同一束光,瞬间照亮了我在投资路上的迷茫。原以为投资只是策略和资金的博弈,却不曾想,从知道到信仰的进阶,藏着投资成败的关键,也暗合了人生所有领域的学习与成长逻辑。在此记录下来,既是对书中智慧的复盘,也希望能分享同在路上朋友,有所帮助。

书中将信仰清晰地分为4个递进的阶段:知道—相信—信任—信仰。这四个阶段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层层嵌套、深入的修行之路,每步都是对投资认知与心态的巨大跨越。

第一阶段:知道——搭建认知的骨架

知道层,是一切认知的起点,它意味着有一套完整的投资哲学、理念、策略和方法。比如说如何去看待这个投资市场,能知道用得什么策略和方法,去观察和投资市场,胜率和盈亏比,买卖点,资产配置,止损止盈点等,都能够清晰地知道。就如同你去自己家乡的旅游点一样,能知道从哪个景点好看,哪个小吃点好吃,游玩的大概时间安排,在哪里休息等一系列的事。

很多投资者容易在这个阶段停滞:以为记住几个原则,背下几个指标,就掌握到了投资的精髓。就觉得知道了,就像好那个关于学习“1横是一,2横是二,3横是三”的笑话了,只是看到表面的碎片,却没有要去深入地研究背后的底层逻辑,为后面的知行合一埋下隐患。

第二阶段:相信——在实践中直面内心的摇摆

“相信”比“知道”更进一层,不仅了解这套投资哲学、理念、方法,而且还能够按照这套策略去执行操作自己的买卖,知道这个系统的优缺点,在什么时候止损止盈,配置多大的仓位等。但在这个阶段,实际操作中“知行合一”是致命的问题,容易出现下面2个困境:

一是实用主义的摇摆,在按照这套策略操作下,拿到预期的结果就相信,没有达到预期结果就可能放弃了。二是心理、思想上有杂念丛生,在实际操作中,执行A策略时,总盯着B策略的收益,既想抓住长期收益的红利,也想赚短期波动的快钱,容易脚踏两只船,什么都想要的境地,最后什么也没有抓住的内耗。

我在这个阶段也屡屡碰壁,有时觉得看透了市场规律,觉得没有必要再学习新的知识,再学新东西没有意义,连复盘、记录这样的基础动作也变得敷衍,有时又因为一次亏损而否定原来的验证过后策略,陷入寻找新方法的负向循环圈,离投资赢利也越来越远。后来才明白,这不是看透,而是对自己的策略“不相信”,不相信自己选择的路,不相信长期主义,被市场波动所左右。

第三阶段:信任——从做到到稳定的跨越

信任层是打破知行合一的关键,也是盈利的开端。这个阶段不仅了解投资体系的优点缺点,而且还能作到知行合一,能够信任体系,根据体系发出的信号进行操作,在这个阶段,基本上能够作到稳定的盈利。但在这个实际操作中,遇到特殊情况下,还会短暂出现痛苦、怀疑、摇摆的心理状态,在行为上会谨小慎微,缩手缩脚的,不能大胆地按信号去操作。但当冷静下来后,能够知道不能轻易换自己的交易体系,大多数下会通过调整自己的状态,恢复对体系和自己的信心。

在书中作者讲了一个故事,是说明相信和信任之间的差别,很生动形象。是这样的:一个走钢丝的艺人,当他成功地走完钢丝后,准备再走一遍,这次是带着助手坐在肩膀上一起走,他问了观众,说:“你们相信我和助手能走过去吗?”所有的观众都狂热地说相信,他停了下,然后大声地问:“那谁愿意骑在我的肩膀上”,下面人群死一般的寂静。这个故事完美地诠释了相信和信任之间的区别。

第四阶段:信仰——投资的澄明之镜

信仰层,是投资的终极阶段,近乎澄明的精神状态。这个阶段的投资者完全不认为自己这套体系是最好的,也知道有其它的方法从市场中挣到钱,但这和我们有关系吗,不会在各种方法中摇摆、犹豫。而是内心绝对无条件地、纯粹地用自己的方法去观察市场、理解市场,并据此去操作,把投资当成一种信仰。这是每个交易所追求的精神状态,进入澄明之镜。


知道这四个阶段,对于我来说,收获的不止是投资层面的启发,更是看清了人生所有领域的成长逻辑。

1、接受投资是一场慢修行。投资不是简单地学习到三招两式,就能平步天下,就能上阵杀敌,而是心态和认知的长期磨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知道自己的投资之路,路长道远,比想像的要长,要靠时间的磨炼。认清这一点,才能在亏损时不急燥,在盈利时不骄傲,以平和的心态走好每一步。

2、明确了成长的方向:从碎片学习到体系深耕。过去的我总陷入“学习一点就懂了”的误区,如何才明白,需要从第一个阶段,从知道到信仰,去建立自己的投资体系知识,包括寻找,理解,验证,迭代的完整过程——找到适合自己的体系,深入研究背后的逻辑,用实践验证有效性,再根据市场变化不断优化,而不是浅尝辄止。面对新事物时,要放下“井底之蛙”的傲慢,承认自己只看到一个面,把姿态放低,才能持续吸收新认知,打破“不相信—不学习—更不相信”的负循环。

3、这是所有领域的成长规律。不止是投资行业,接触新行业、新道理,都是从知道到相信,再到信任的层面,最后升华到信仰。在知道层面上,想办法让自己想清楚里面的逻辑,能够用自己的话讲出来,理解记忆等是不可避免的,才算真正理解,在相信层面上,做到知行合一,去用实践来完善自己对新事物的认知,检验自己知道层面的薄弱环节。在信任层面上,在实践要不断地做,积累正向反馈,形成自己的见解,才能把知识内化成自己。在信仰层面上,无比十分地信任,才能在这个领域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

这四个阶段的关系,其实是一个正向循环:知道是相信的前提,只有知道了,理解了才会相信,相信是知道的动力,只有相信了,不论是事物的人还是新事物的本身,才有动力去学习,才有意愿深入探索背后的逻辑。信任是相信次数多了自然而然的结果,因为相信,拿到正向反馈越多,就越发对它信任。而信任,则是“信任”积累到极致的升华。


投资这条路,从来不是比谁的策略更神奇,而是比谁的认知更深刻,心态更稳定。从知道到信仰,克服不仅是市场的波动,更是自己内心的贪婪、恐惧和浮躁。愿我们在这场修行中,慢慢地靠近“澄明之镜”,既收获投资的硕果,也收获自身的成长和内心的笃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