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中,有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大多数父母都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
也许有人会认为,父母教不好自己的孩子是知识能力的问题,能力越高就会教得越好。可是大量的事实证明,父母的知识技能越高,孩子越容易教不好;父母越认为自己的知识技能高,越容易把自己的孩子教出问题。
许多父母都已经是高级知识分子了,可是孩子却出现了抑郁症、自闭症、精神分裂、严重叛逆等问题,父母办法用尽,却也无能为力。
可见,父母教育孩子的问题,绝不是靠简单的知识技能的增加就可以解决的,这里面有着更深刻、更根本的原因,只有把这个根本因找出来,才能够破解家庭教育的迷障,让父母走出孩子教育的根本误区。下面,我们从三个层面来透析父母教不好自己孩子的根本因。
第一,从序位上说,父母的职责是生养,不是教化。万事万物皆有其序位,皆有其先天的职责约定,皆有其先天的能力所限。列子曰:“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故天职生覆,地职形载,圣职教化,物职所宜。然天有所短,地有所长,圣有所否,物有所通。何则?生覆者不能形载,形载者不能教化,教化者不能违所宜,宜定者不能出所位。”
身为孩子的父母,其职责主要就是生养孩子,而不是教化孩子,因为你的身份是孩子的父母,而不是孩子的老师,这就是先天角色的限制。你的身份不论是大教授,还是大领导,你说的话哪怕非常有道理,可是你的孩子就是不听你的,可是他很可能听一个幼儿园老师的话。这就是身份序位,你的知识水平再高,可是你的身份是父母,幼儿园老师知识水平再低,可是他的身份是老师,先天职责不同。如果父母都来教孩子了,孩子都听父母的了,那还要老师干什么呢,社会的序位就乱了。
第二,从感情上说,受亲情的影响,父母难以使用客观的教育手段。所谓“严师出高徒”,真正想把孩子教育好,训练成才,是必须要有些严格的训练的。而父母的天性是对孩子疼爱,所以,绝大多数父母都难以对孩子做到严格训练。并且,受身份角色的限制,是难以同时表现慈爱与严格的。
另外,想教育好孩子,首先要能够客观清晰的看待孩子的优缺点,要对孩子有客观全面的把握。而情感与智能通常是成反比关系,情爱越深沉,智能越低迷。父母就算是知识技能很高,也很难对自己的孩子有客观的看待,在面对自己孩子的问题的时候,也是感觉智能不足。
第三,从命理上说,父母与孩子属于同一遗传链上的同质化基因程序。如果说,前两条原因,部分还有可能超越,但是,这一条原因,则是无可超越的,并且,这一条原因,才是父母教育不好自己孩子的最最根本的原因。
父母跟孩子之间,是靠遗传系统来传递信息能量的,也就是说,父母生命中最精华的优势,在孩子受精卵形成的那一刹那,其实就已经传递给孩子了,在十月怀胎期间,就已经运化到孩子生命的每一个系统当中了。
简单来说,父母具备的最精华的优势,孩子早就具备,而孩子的缺陷,更是父母的缺陷,父母根本无从弥补。所以,父母教育孩子,从根本上说,是无从教起的,你的优势,他早就具备,他缺少的,你没有,你怎么可能教育好他呢?就算是孩子非常听话,非常配合,父母也教不好啊,这是由先天基因遗传链所决定的。
综上来看,父母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并不是由于知识技艺智能等不够,而是有着非常根本的原因的。父母首先要清晰的认识到,自己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是很正常的,也不要试图一定靠自己的能力来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如此,才能够放下心中的执念,才能够有更好的教育好孩子的办法。
世间万物,都是通过相互的交叉,从而形成了一个全息联系的整体,父母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有利于家族与家族之间的交互联系,保证社会生态链不割裂,能够形成统一的整体。
虽说父母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但是,父母希望自己孩子成长成才的心,那是无比的真切,到底孩子该怎么教育,我们下一节将站在列子禅法全息哲学的高度,来继续分析孩子教育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