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帮子站是个大站,停车时间长。沟帮子的烧鸡全国闻名,一般有条件的到沟帮子站都要买一只沟帮子烧鸡吃,别地方买不到,千载难逢,百年不遇。听说沟帮子烧鸡酥脆可口,打开包装拎起鸡腿一抖落,所有鸡肉鸡骨都脱落下来,骨肉分离。鸡肉软烂入味,入口即化,几乎不用怎么嚼,香到舌头打结!重点是连骨头都舍不得扔,越嗦越香,熏香熏到骨子里了,有股熏香味的烟火气和传承感。可惜孔乙明只能看着别人吃,自己没有钱。
到家开门一看,姥姥坐在炕头,二妹妹挨着姥姥,弟弟挨着二妹妹,小妹妹挨着弟弟,妈妈坐在炕梢,大妹妹坐在高桌旁的椅子上。个个都表情呆滞像个佛似的,纹丝不动,呆若木鸡似的看着孔乙明。这景象吓了孔乙明一跳,以为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不幸。孔乙明下意识地喊了一声:“妈!我回来了!”都没有吱声,好像不欢迎似的。叫孔乙明心里一惊,好像是说,你还能回来呀?这使孔乙明心里不好受,本来都是一直在惦记着家人,回到家一看又是这样一种情景,不觉委屈,失望。再环视四周,屋里冷飕飕,黑乎乎,四壁都是霜,不知道都经历了什么?
妈妈好像心不在焉,精神恍惚,像是受到了多大的打击。
在家这些天孔乙明无所事事,也没有地方挣钱谋生。夜晚一个人走在大街上,觉得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还有一种恋恋不舍的样子。四周的景色,又熟悉又陌生,像是在梦中。走在矿山的天桥上,多么亲切的景物啊!天桥下的一趟一趟的铁轨,停在铁轨上的各种客车、货车。摩电车上方空中,布满了像蜘蛛网似的摩电线,好像有一种魔力在吸引着孔乙明,心乱如麻,思绪万千。回忆起从小和这些景物连在一起难以忘怀的故事,现在却模糊了,生疏了,已经不属于你了。那心情就像失恋了的恋人,没着没落。
没有户口就不能生存,粮票布票什么都没有,一人一份定量,多一个人家里粮食就更不够吃,弄得家里人都不高兴。孔乙明有一种悲观失望的失落感。感觉自己已经不是这个城市的人了,不属于这个城市了,觉得多余了。从前熟悉的景物,熟悉的人,熟悉的一草一木,现在都感到特别陌生。落差太大,心理不平衡。
家里这种穷困潦倒的现状,孔乙明也是爱莫能助,只好恋恋不舍地又离开了家。在家还得吃家里的粮食,下乡回来又什么都没有带回来,因为考屯大队到年底一算账,不但没挣着钱,反倒欠了生产队几块钱,真是没有办法呀,赶紧往回走。
这回妈妈说话了:“还没过年呢就往回走啊!上哪过年去呀?”孔乙明诚恳的和妈妈说:“妈妈!我不是不想在家过年,实在是不能在家过年,青年点还有一个女知青没有家可回,自己在青年点过年呢,我要陪她过年。”妈妈一听,说:“也怪可怜的。”我这还有点钱,给你十块钱,回去和那个女知青过个年。”孔乙明说:“我一人在外,这半年没挣着钱,还得花你们的钱,你们这一大家子还不知道怎么过呢,不能要!”说啥也不要,妈妈也是太不容易。孔乙明就这么悲悲切切恋恋不舍地又离开了家乡南札市。南扎市是东北一个重工业城市,生产煤炭、钢铁、石油。
在回来的火车上,孔乙明绞尽脑汁在寻思,上哪整钱去呢,我一个人还好对付,有茹颖卉就不能对付了。过年怎么也得包顿饺子啊,思来想去最后还是想到了生产队,生产队再穷也不至于连十块八块钱都没有吧,和生产队借钱,以后自己挣工分再还。
考屯青年点的知青回家过年都走的差不多了,就剩茹颖卉和蒯富贵没走了。茹颖卉是没地方去,蒯富贵是不舍得将茹颖卉一个人留在青年点,也想让茹颖卉和自己回家过年,茹颖卉说什么也不和他走。
这天蒯富贵又上女青年点找茹颖卉,说:“茹颖卉,同学们都回家过年去了,你一个人也没法在青年点过年,你就跟我回家过年吧,我家房子大有地方住。”蒯富贵和弟妹、爹妈、爷奶一起住着三套间楼房。
茹颖卉坚决说:“我谁家也不去,就自己在青年点过年。”蒯富贵说:“要不我不回家了,陪你在青年点过年?”茹颖卉说:“不用,孔乙明这两天就回来了,我和孔乙明一起过年,你就回家吧!”蒯富贵说:“孔乙明可能不能回来了,今天都阴历二十九了,还没回来,早把你给忘了。”茹颖卉说:“不回来我就一个人过!也不用你陪我过年!”蒯富贵说:“为什么?”
忽然门响了,孔乙明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没头没脑地说:“颖卉,我回来晚了!对不起!”说着看见眼前这一幕,孔乙明愣住了。蒯富贵马上笑脸相迎,说:“孔乙明你可回来了,那我就该回家了,你要不回来我就陪茹颖卉在青年点过年。”孔乙明笑着说:“谢谢你!帮我照看茹颖卉。”好像茹颖卉就是自己的了。不知这话是否说的有点早。而茹颖卉也默许了,配合默契,心照不宣。蒯富贵不自在地说:“我、我把这一兜子花生留下,给你俩过年。”说着迟疑地走了。
一开始生产队说什么也不借给孔乙明钱,到了阴历三十看孔乙明和茹颖卉真的要在青年点过年,才借给孔乙明十块钱。
孔乙明用借来的钱买了点猪肉,青年点还有白菜、白面,三十晚上两人开始包饺子。有孔乙明的陪伴,茹颖卉不怎么觉得孤单,而孔乙明有茹颖卉在身边也不怎么想念家人了,这就是爱情的力量啊!
散漫的灯光,模糊不清的墙壁,两个人影在昏黄的灯光中晃动。这一温情的画面,不觉让人怀念,让人动情。它是爱情的结晶,它是幸福的温馨,它是思想的摇篮,它是希望的源泉,它象征着责任、担当与付出,它是无尽的深情与思念。
这一晚上也许是两人从小到大最温馨的时刻吧?虽然都远在他乡,却没有他乡思故乡的感觉,格外温暖,温情。你知道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吗?
西汉才子司马相如与才女卓文君,是西汉文坛上文学大家,司马相如擅长诗词歌赋,卓文君能诗文晓音律,因为一曲扣人心弦的琴曲《凤求凰》,身为巨富千金的卓文君便与一文不名的司马相如连夜私奔并结为夫妻,将半生情缘化成了千古爱情的绝佳典范,被后世之人称颂至今。成为中国历代追求婚姻自由,爱情美满的文化象征。
爱情使他们走出阴影。真爱无价,真诚的爱没有价值,不需要代价,这都赖于爱情的支撑。有人说:“人们可以抵抗美貌,却抵抗不了魅力”,呼应了“真爱无价”的核心——情感价值超越物质条件。
她不愿守着身价千金的万贯家财,她要守着称心如意的郎君过一生,而这往往不与人所望。
孔乙明和茹颖卉吃完了除夕饺子,外面天寒地冻,漆黑一片,虽然是在除夕晚上,全村静悄悄,从屋内透出的昏黄灯光,散发着温度,慰藉着千万颗躁动着的心,几乎没有鞭炮声。
孔乙明说:“天很晚了我要回男青年点睡觉去了。”茹颖卉说:“我一个人害怕,你别走。”
这天晚上两人谁也没脱衣服,一个炕头、一个炕稍,睡了一宿。有心爱的人陪伴睡觉都格外香甜。
过年这几天,考屯大队女知青点,经常传出舒伯特的《小夜曲》,这首悠扬的小提琴曲。没人听得懂,茹颖卉却沉浸在这乐曲的意境中。
夏日的夜晚,微风轻拂,一对情侣情意绵绵地,相依在庭院的花丛中。四周被黑暗包裹着,就这么一块明亮温馨的处所,享受着这爱恋的时刻。而这浓浓的爱意却掩盖了空气中弥漫着的花香,和飘落满地花瓣的柔软与青草的芬芳。而花旁树下的“知了”声,更像是这爱意的变奏曲。
这小提琴声与考屯小村庄有点格格不入,封闭落后的思想观念,把你看成另类。当时的社员就知道吃饭干活睡觉,没有其他想法,也没有非分之想,能吃饱肚子那就谢天谢地了,可惜总是挣扎在温饱线上。面朝黄土背朝天,日落而息日出而作,也是广大知识青年必走之路,没人知道这是进步还是落后。
这几天茹颖卉看书,孔乙明拉小提琴,两人过的也算惬意。
过完年知青们陆续都回来了。闻天启过完年回来和孔乙明、茹颖卉,说:“恭喜你俩结为连理之好。”孔乙明腼腆地回答,说:“谢谢!我们只是朋友关系,还没有发展到那种地步。”而钱正舒在一旁,说:“都住在一起了,还说没有那种关系。”孔乙明说:“你们不信我也没办法。”蒯富贵却在一旁撇嘴,有点不是滋味,脸色扭曲、难看,嫉妒恨。
这两个恋人在青年点过年住在一起的新闻,在考屯生产队传的沸沸扬扬,而只有孔乙明和茹颖卉两人自己知道,他们的爱情是纯洁的,高尚的,但是没人理解。茹颖卉在一旁笑着不吱声,薛嫦娥却说:“祝贺你,能有一个爱你的人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