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思想的出现犹如黑夜中的一盏明灯,他不仅给世人指出了一条通向幸福人生的金光大道,而且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不仅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的先进理念除了对政界的影响外,其对教育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孔子一生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在当时交通和互联网不发达的情况下都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可见他的思想之高是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的?。
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也积累了系统完整的教育体系,比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系统人性化的理论,至今仍广为流传。
孔子一生重视教育,他把“足食”“足兵”“民信”看做是治国治民的三大要素。他主张先“去兵”再“去食”,同时强调教育对治国安邦的重要性是其他政治措施都无法比拟的,因为“自古皆有死,民不信不立”。
同时孔子提出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优秀人才,他提出“学而优则仕”,这一方针政策的提出为平民从政开辟了一条金光大道,改变了过去只有贵族才能接受教育的政策,吸引了更多的人接受教育,为招贤纳士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这另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私学的发展,慢慢地教育的平等性日益凸显。
“有教无类”是他最早运用的教学原则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让世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教育程度的提高也有利于社会的管理和经济的子开办私学,广收门徒,冲破了受教育对象的区域、种族、贫富差距的限制,极大程度上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这也充分表现了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广泛性和民主性,开创了普及教育的新道路,也是中国教育史上划时代的革命创举。直至今天我们除了继承优良文化传统的同时,也对其进行了跨时代的发展,比如1986年第六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在全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和受教育的权利。
孔子在教学生涯中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系列反映教学规律的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至今对我们仍有很大的借鉴价值。比如“因材施教”。一个好老师的称号对于孔老夫子来说是绝对称职的。他善于观察,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了如指掌,《论语》——雍也第六有言,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由此可见老师对学生的特点了然于心。孔子的因材施教也使得他的学生在各个领域都有所建树。
作为当今社会的老师我们更应该向古圣先贤学习,做一个称职守德的好老师,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因材施教,把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有担当的有为青年作为自己的使命!
同时孔子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他认为这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修养。他在长期的实践中,也总结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德育原则和方法。其中“礼”和“仁”就是孔子实施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孔子认识到礼仪的重要性,他曾说过“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无人”。孔子认为“仁”的道德品质是成为君子的重要条件,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做一个有仁德的人。他在提倡礼教的同时,还总结性提出了关于“仁”的道德标准。这几乎在《论语》的各个章节中都有所体现。比如《季氏第十六》中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不学《诗》,无以言”。在《阳货第十七》中孔子对子张关于仁的回答也堪称是千古经典,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者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同时孔子将“孝悌”视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要求“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孝”和“忠”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说“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治其身”。在孔子看来,在家能孝顺父母,在朝廷才能做忠君的大臣。这也是孔子以家庭为本的社会观在道德教育上的反映。
近几年来,我国也是特别注重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能为人民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必须不断加强文化建设。那么文化兴首当其冲就是要发挥好教育的“领头羊”作用,这就好像是种庄稼,同一片土地上只有搭配上好的种子才能够结出最丰硕的果实。
我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中国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礼仪的历史,在儒家学说中,礼为天下先,强调以礼治国安邦,以礼理家。《大学》中说“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仁德礼仪的熏陶我们还怕家庭和国家治理不好吗?我们对古代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也是对古者先贤最好的祭慰!
孔子主张“知行合一”,要把所学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不做夸夸其谈的伪君子。在现今社会,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被大家重视,其实这也是我们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过程中,忽略了对孩子礼仪的教育,我们一味地在方法上探求,真的可谓是舍本求末。
记得小学语文课本上有这么一篇文章《我要的是葫芦》,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人感到很奇怪,他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小故事蕴藏着大智慧,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忽略孩子日常行为的养成,否则也会和葫芦先生一样到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
近几年来,学校也是高度重视孩子德育知识的培养,也在学校开展相应的课程和活动,这也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家庭与老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说到老师不难让我们想起孔子当年授课的情形。孔庙里那随处可见的苍天古柏,还有那大杏坛,坐在杏坛下面的凳子上,我们依稀可以想象到当年孔子在树下为学生授课的情景……
孔子在私学授课时和学生之间关系融洽,师生之间如父如子。而且他在学生中也享有极其高的威严,深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这与孔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人师的敬业精神和态度是分不开的。
孔子提倡老师要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孔子一生热爱学生,忠于教育事业,子贡曾经赞叹他“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看过电视我们知道过去有不少武林高手和工艺师总会在授课时候留一手,不愿意把全部本领或者是看家本领都倾囊相授,可是圣人之学是很明显无秘密的,孔子对学生也是这样去做的,他不愧是“诲人不倦”的典型。孔子曾说过“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予二三子者,是丘也”。由此可见孔子作为一个传道受业解惑的师者是何等的负责!
近几年来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投资可谓有目共睹。也是为了壮大教师队伍,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2018年1月,国务院再次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意见》再次明确要求要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意见》中强调,各地政府要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该《意见》一经发布,各地政府就积极响应,颁布了地区教师福利待遇的相关政策。那么作为当今的老师更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把为国家培养人才作为自己的使命。
同时,老师和学生之间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孔子也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孔子也常鼓励学生要有超越老师的志气即“当仁不让于师”。孔子还主张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孔子认为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俗话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立足本职,以身作则,脚踏实地搞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正确对待个人得失,淡泊名利,勤勤恳恳,爱岗敬业,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言教固然重要,但是身教更能体现教师的示范与表率作用,它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影响深远。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方法和态度,以至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会在学生身上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影响到学生一生的发展。这就决定了教师不仅要言教,而且还要身教,尤其身教大于言传!《道德经》里也曾论述过“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很多时候我们以身作则胜过千言万语……
同时,老师也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学生,,这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它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一个重要表现。
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先哲,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数千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和精神支柱。他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我国教育史上,甚至在世界教育史上的贡献都是巨大的,他的许多许多的教育主张至今仍值得世人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