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行业成长性良好,而你的景区却处于盈亏平衡点以下,所以经常困惑甚至是狂躁
秦智勇
今天早上,公司斌总发给我一条讲“夜游与灯光造景”的推文,让我们认真学习且认为这个是趋势。我的回复:
“从造景上讲,是方式;
“从产品上讲,是补充;
“从服务上讲,中小景区搞这个是"灾难"!”
这就是一个“景区大小”区别的问题,这就是一个“别人与自己”区别的问题。至于说是趋势,则有些套用词汇啦!
所以,我们也经常听到,“中国文旅发展的很好,可是大部分景区的现况很差”,于是乎,部分从业者“集体”又在哪里质疑与指指点点。我想这样的矛盾,主要是我们未能分层解读与全面看待。
简单地说,“发展的好”,一是看规模(收入规模和用户或消费者规模),一是看增长,一是看利润。
文旅,2018年国内游达到58.3亿人次,2019年预估将突破60亿人次;2018年旅游总收入达到5.97万亿元,2019年预估达到6.5万亿元。体量过5万亿,增长在10%左右,增长高于GDP增速,也就是在经济结构中处于胜出或领先地位,叫“发展的好”不为过。
2019年上半年中国旅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8.8%;国内旅游收入2.78万亿,同比增长13.5%。这数据可以叫“发展的好”,可有些同志又开始说数据不准,哎,“对于想提意见的人来说,你说什么他都有意见的”。
旅游,的确已经是一种生活方式。旅游,的确已经是拉动与刺激消费的重要方式。2018年的数据是人均旅游在4次,2019年上半年OTA的数据显示:90后上半年平均旅游就是4.2次。
大环境上,有的人在讲“消费升级”,有的人在讲“消费降级”,很多时候你我也都在纳闷“到底是升还是在降?”,哈哈!
其实,“升级”说的是在追求品质,从跟团到随心到定制到境外游等;“降级”说的是单次旅游开支在降低,比如90后每次旅游OTA开支在500元以内,主要选择周边游为主,比如说连续3年旅游人均消费基本上没有变化,甚至是略有下降。
当然随着景区旅游业态的增加、产品结构的丰富,也就是单次变现的项目与途径增加,单次消费额会提高,2019年预估会实现人次增速与收入增速协调发展,都在9--10%。
比如旅游淡旺季趋于平衡,“3小时”中短途出行成出游常态;发展红色旅游、研学体验等成效突出;技术创新赋能业态创新,避暑旅游、夜间旅游加速成长。
中国旅游研究院与银联商务联合实验室数据显示:博物馆、历史文化型景区、红色旅游型景区及文化艺术馆,节假日消费平均增幅超过20%。
比如休闲度假和深度体验,正在取代以购物为主的观光游。马蜂窝大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博物馆”的搜索次数上涨41%,“购物”的搜索量则下降了11%。
比如主题公园需求升温。2008-2017年我国主题公园游客量年均增长13%,2018年中国主题公园游客总数达1.9亿。2019年五一期间,全网主题公园类景区OTA在线购票同比增长28%。
比如定制游、出境游增速快。2018年携程定制旅游平台定制需求单同比增长180%。2019年上半年携程旅游平台报名出境半自助产品的人数同步增长60%以上,人均预订出境半自助产品的花费为5500元。
比如......
中国这连续几年经济处于增长趋势,高铁经济越来越强劲,尤其对于旅游而言,加之机场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解决了很多的交通问题,旅游更加便捷,有些“说走就可以走”的味道,还有中国城市越来越注重品牌与营销,带来了像重庆、成都、西安等“网红城市”......这些都综合发挥着作用,促进着中国旅游的发展。
所以说,文旅“发展的好”比较准确。说好,并不是代表没有问题,所以你也别跟我急。哈哈!喝一杯茶,唱一首歌,写几段文字,拍几张照片,录一段视频。我就是“大秦笔记”(秦智勇 w:marketingqzy),来自博观达智文旅,我不是博士,我却是博主,所以很多人也叫我“秦博”,当然“大秦笔记”我最喜欢,讲干货、说实话。行走在中国景区和美丽乡村,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愿意分享,一起交流呗!
那我们来看看其中的“龙头企业”,主要是看主板、新三板等资本市场里的上市公司在2019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从收入利润、接待游客人数、收入结构等方面来看看。
龙头企业是头部效益,也在释放马太效应,一是投资规模有个槛儿,所以带来游客数量有个槛儿;二是收入结构多元化,所以带来业态与人才是个槛儿;三是成本控制专业化,所以带来管理与控制是个槛儿。
这些槛儿,用钱能解决一大部分,用企业文化可以解决剩下的一部分。但钱本身就是一个槛儿,也就是投资要超过盈亏平衡点规模的那个事儿。
没有人来,一切皆白搭。所以这就是网红业态的魅力所在,他能很快通过传播引来人。你别担心他俗或不长久,任何一个产品本身会迭代,任何一个经营者本身会在进行这一步时思考与准备着下一步,而只有那些还没有行动的人被自己设定的未来给困住了。
我的观点是:刻不容缓!当网红业态回归城市后,你觉得那山里的景区还有网红业态的大好时光吗?待那时,你就真的是错过了。就像灯光秀,因为科技的创新与进步,使得这个产品在城市里迭代迎来新机会,你觉得她会属于山里吗?我觉得不会。
游客量上,我们看出了参差不齐;收入结构上,基本上还是以票务和交通为主(交通主要以索道收入来源为主),基本占到60%左右。但优质的公司,都包含了酒店、餐饮和演艺。票务、餐饮、酒店、演艺、索道,收入的五大主要来源,而这每一个板块,有资金与人才的槛儿,还有背后管理与运营的槛儿。
行业发展的好,行业里企业的结构调整也将加快!所以国资背景的文旅集团对于资源抢占从来都是“贪婪的”,主题乐园类的财团逐步形成集团,服务链里的OTA巨头,运营层面的专业化全链服务型集团公司,都在暗流涌动、步步为营。
大行业,头部化,会越来越快!盈亏平衡点的门槛会越来越高,这是竞争的需求,不仅仅是服务游客的需要。
——“大秦笔记”2019年9月1日于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