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爱哭的孩子有奶吃?
這世上的格言, 有些產自安穩年代,有些,則
來自動盪時局....
年代安穩時,我們關心孩子的體面, 告誡他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時局動盪時,我們憂心孩子的生存, 談的是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就像出遠門時,母親叮嚀你「各人自掃門前
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這不是因為她太自积...而是在當下,她引用
的是亂世的格言。
又像在家鄉,許多人門前掛一幅聯,寫的是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這也不是因為他唱高調...而是在此刻,他想
起的是治世的標準。
「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
這句話,是要在動盪與競奪中說的...而也油
於是亂世,所以你「逢人且說三分話」, 人們
不嫌你卑鄙;所以你「知人知面不知心」, 人
們佩服你機敏。
就算,你說「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
高尚者的墓志铭」, 人們也只會嘆口氣,點點
頭,跟著附和幾句。
反之,若你大呼「真誠是通往一切的道路!」
則大家會覺得....
你這個人,不知今夕何夕。
3
畢竟,格言是說給孩子聽的。
在亂世中,父母不求孩子能偉....他們只盼
子女都平安。
3
格言的任務,不是分對錯,而是給指引。
不同的時局,會需要不同的指引。
故人們挑選一條格言,就像挑選一塊路標。
你總不能跟我爭論「前有懸崖」這句告示......
究竟是道德還是不道德?
山窮水盡疑無路,人不能怨路標不給出路。
3
所幸,時局各領風騷,格言推陳出新。
世道一變,有些求生存的格言,漸漸就顯得太
卑鄙;原本挺機巧的建議,慢慢就被嫌太沒
品....就像,聽到「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你
開始有點不服氣。
恭喜,因為你的時代變了。
於是滄海桑田,前人填平深淵,後人刪改警
語...我們刪去「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改
成了「含淚播種,必歡呼收割」 。
年輕時,長輩說的是「用能贏的方式贏」。
這幾年,我卻常聽到「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你瞧瞧。
這些話,多麼祥和!又多麼天真?
但天真是好的。
一個好時代,最大的特色之一, 就是人們會開
始傳頌一些熱情天真的格言。
所以在太平日子裡,挑選警語時,父母開始將
刀劍收進櫃裡,將鮮花別在衣襟。
他們嫌前者太鋒利,愛後者有香氣。
好比說「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是的,孩子不愁生存.....
母親要讓他體面。
D由锤子便签发送via Smartisan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