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看到两个字‘自律’,怕自己理解不到位,赶紧查了字典。自律出自《左传·哀公十六年》,指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咋看之下,这不是我们经常要求学生要做到的吗?
古往今来,又有多少名人自律的故事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的呢?明代大学士徐溥储豆律,鲁迅刻“早”字励志板凳,柳传志20年无数次会议中,坚持守时的自律故事。《论语》里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沈从文:征服自己的一切弱点,正是一个人伟大的开始。王小波也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而自律恰恰是解决人生痛苦的根本途径。
可见成功没有任何秘诀,就是自律。对比自己,实感惭愧,一直告诫自己要约束好自己,做一件事要坚持到底,可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光有想法,可总坚持不下来,纯属三天晒网,两天打鱼的节奏。
天天喊着要早起锻炼身体,每天都是闹钟催呀催,有时还得儿子催,跑了没几天,算了,不想动。心里想着要给自己列个计划,好好规划时间,把没看完的书拿出来看。可一碰上手机,看着小说,总想着晚点在弄吧!不但自己没做好,还没给儿子做好榜样。对他的阅读也是想读就读,不想读就不读。这样有想法没行动,时间不知不觉又溜走了。
有时想想,以前的自己都能坚持做很多事情,现在咋就不能了呢?因此产生了无力感。想着有没有人能把自己救出‘牢笼’,这不验证了一切内心痛苦的根源是求而不得。事实上:天助自助者,自己若不自律,任谁也救不了。
其实,坚持做一件事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坚持做一件事,并把它做极致。能做到这地步的人又怎能不成功呢?
所以我们应该要有这样的觉悟,这个时代不缺想法,缺的是行动。晚上,终于狠下心来把手机里的小说软件删掉了。晚上还和儿子一起来了家庭会议,为我们的自律踏出第一步。
5月14 家庭会议如下:
会议内容:坚持就是胜利(儿子提出)
会议目的:让我们母子俩共同努力,做到坚持
会议内容:
一、制定计划
早上
1.起床时间:6点(互相监督)
2.早上起来各自叠被子(儿子提出)
3.自己刷牙,洗脸,喝水(儿子提出)
4.6点30分出去跑步
5.7点10分后吃饭,剩下时间自由安排。
我问他,没做到咋办。他回我:要有提醒,提醒不行再惩罚。
下午:
1.放学后及时回家(不然会被小偷抓走,儿子说)
2.吃饭前自由活动
晚上:
1.吃饭-休息-洗澡-自己玩一会
2.8点-8点30亲子共读时间(没有坚持就打屁股或扣星-儿子提)
3.8点30-9点30,各自做各自的事情,可玩,可自己看书。
4.9点30之后睡觉,放故事(不听话妈妈就不放)
二、发脾气方面
儿子说:不能爱发脾气,不然会变老。为了避免我们变老,互相督促,发一次脾气打手5下或面壁思过。
不是非常规范的计划。不过从今天开始,我们两都要坚持做到。等到我们讨论完,他喝完牛奶,已经困得不行,我问:那还读书吗?实在太困,我们从明天开始。他坚持现在读。边读边打哈欠,害得我也跟着哈欠连天。最后只得让他站着读。跟着我读完《将进酒》,《声声慢》,《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他还嫌诗句在长)又给他读了两本绘本 ,他立马倒头就睡。
《解忧杂货店》里的有句话:放弃不难,但坚持一定很酷。
愿我们都能在自律的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