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我在读毛姆的《人生的枷锁》。主人公菲利普的生活状态,一直让人很揪心。出生平凡,成长过程也很坎坷。在现代社会中,也会存在很多跟菲利普类似的性格和境况。自卑,不见得是穷苦人的特性,出生富裕家庭的孩子也会有这样的心理。毕竟,人的认知会随时间的推移增加对社会的阅历,逐渐地让自己不那么在乎曾经以为是缺点的东西。
读书的好处就是很容易把自己摆进去。主人公的起伏跌宕、喜怒哀乐,好像说的就是自己。有时候从书中退出来,发现自己是局外人,不会随故事情节而发展到不利的方向,深感庆幸。而更多时候,想要让自己身为一个局外人,是否有能力扭转局面,让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最终发现事与愿违,深感纠结。而这些心境的变化,让自己有了思考,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不也如此吗?若干年之后,我们生活的这一片土地就是历史故事的发源地。现在,我们就踏在这片土地上,我们要选择怎么过好这一生呢?
远大的理想总是存在头脑里和交给老师的作文本上,真正要实现这些理想的时候,经常忘记。每天的时间流逝,如同滚滚车轮,而我们毫无察觉。还一直以自己很忙碌,作为心理慰藉。人的成长进步最终还是要体现到结果上,如果何事都平淡无奇,那就接受自己的平庸。要说成功的秘诀,实际并不是秘而不宣,恰恰相反,诸多的方法和例子都在说明成功的途径有很多。只是需要自己付出努力去干的时候,就不一定能行动起来了。
人生的任一阶段都要有危机意识,就如同身陷泥淖中,总得看看有没有可以抓住的东西吧。一点主动出击的意识都没有,那只能沉下去了。人的一生跟开车一样,只要是大方向正确的,再加上经常纠正纠正,用点力不松劲,就能跑得足够快、足够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