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早在年轻时就该明白的道理》笔记1
当时迷茫的我,忍不住从书中寻求答案。不经意间,看到“财务自由”这个词,猛然清醒。
虽然我曾经听过这个词,但我总以为,“好好工作、好好赚钱”就能实现我想要的财务自由,殊不知:我的高薪是用大量的时间和健康换来的,赚得越多就越不自由,而一旦停下来,生活就没有了保障。
如果一直在这个“怪圈”里努力,即使月薪可观,也很难摆脱穷忙的命运。
“财务自由”的重点不是财富,而是通过财富创造被动收入,带给自己身心自由。也就是说,让钱为你工作换来的时间和空间,才是真正的自由。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人的社会行为和他对钱的认知息息相关。我始终认为,面对迷茫和挫折,不要害怕,更不要躲避。除了有前辈的经验可以借鉴外,更应该及早学会从“钱”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看待世界。人在年轻的时候,一定要明白这些道理。
1. 正视金钱
从小学到高中,在我们接受社会教育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一直处于“不需要自己赚钱”的真空环境。
这也导致很多人进入大学,甚至踏入社会之后,陷入一个被消费绑架的状态:成为典型的月光族,用遍信用卡、花呗、借呗等借贷方式,被负债追赶,生活在对钱的焦虑里。
虽然人生成功与否,并非只能用金钱衡量,但要活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往往无法脱离坚实的物质基础。所以,正视金钱,越早越好。
2. 投资自己
所谓投资自己,远远不止金钱,而是用CEO思维,树立个人品牌。
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先生曾经说过:个人专长的寿命,要远远长于企业的寿命,将个人的风格与能力形成特色,使自己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是建立个人品牌的关键。通俗地说,就是当你在一家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后,一提到你的名字,别人会立即想到你的专业能力、个人特质和工作价值,而不只是你的职务和头衔。
这种投资自己,需要我们把自己当作资产不断地增值,这也是一种投资思维。
3. 把握青春
有爱打游戏的小程序员,在接触理财后,分析了大量的财务报表,5年赚了100万元,超过老爸一生的积蓄;有学霸富家小姐,不靠爹妈,裸辞银行经理职位,靠理财和爱好追逐自己的梦想。
所以,无论你现在学业如何,家庭条件好环,颜值是否出众,这些都不要紧;也许你现在正春风得意,又或者身处逆境,也都别太在意。因为,你眼前所看重的,可能在多年之后会成为茶余饭后的笑谈。
通过理财学习,很多人都开始正视金钱,重塑自己的金钱观,从具体的理财方法入手,领悟背后的财富思维,再将其延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理”顺生活。
从理财到理生活,我们始于对金钱的焦虑,陷入对学习的热忱,忠于活出更好的人生。希望你读完本书,也能理顺生活,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走到人生的某个阶段时,我决心要成为一个富有之人。这并不是因为爱钱的缘故,而是为了追求那种独立自主的感觉。我喜欢能够自由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受到他人意志的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