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业生涯在今天下午三点的某一刻,画上了句号。说起来,学业阶段性道别,我经历的次数其实比大多数人多。
小学很安稳,6年下来,和同学感情非常深。10多年过去了,很多事我还能清晰的描述。
初中是变动最多的时期。前前后后换了三所学校,其中一所我待了两天就离开了。
初一准备跨省转学的时候,为了不让大家难过,我一直没有宣布这件事。直到去北京参加初二的插班入学考试,几天没有回学校上课,被最好的朋友追问是不是生病了的时候,我才道出真相。她哭了一整天,眼睛红肿的像新鲜的桃。班里很多同学下课找我聊天。
渐渐的,我即将转学到北京的事,传遍了整个初一年级。由于当地的小学和初中是按学区直升的关系,所以我的小学同学们也纷纷知道了这个消息。于是,之前XXX没说出口的表白,XXX不好意思递到我手上的礼物,也一并收到了。
那时是真难受。
其实,小学六年级毕业的时候,我就面临了“直接去北京读初中还是上完初一再去”的抉择,我选择了后者,为的是和我的朋友、同学们再多待一年。这一年却留下了太多记忆,也许终生难忘。
转学到北京开始念初二之后,带给我回忆的,让我能够记住时光的人,不再是一个群体,变成了一个人。全部初二、三的记忆,都与这个人有关。
不可惜。
好歹,还有个人,让我在多年以后还能回想起自己转学后的初中时光。
这中间有一个插曲,就是初二下学期我曾叛逆,被妈妈送去一所贵族寄宿学校体验生活。并没有真的把学籍迁过去,而是在开学初和原学校的老师告病没有去上学,实际是在贵族学校体验生活,如果觉得好就留下。
贵族学校开学第一天,大多数同学晚上才返校。结果就在这个晚上,有个男生在我面前单膝跪地做自我介绍,欢迎我来到他们班,说希望以后能好好相处。我惊了,我承认他算是这个班寥寥无几的男生中的班草,但是单膝跪地这种玛丽苏的事情,实在是莫名其妙。
从一个原本十分规矩的寄宿学校突然转到上课可以跳舞唱歌,老师只讲小学生都懂知识,男生可以留帅气的发型,女生可以戴戒指耳钉,不需要穿校服,学生抄作业都能抄串行的贵族寄宿学校,带给我的落差非常大。第二天,我选择离开这所学校,回归原来的寄宿学校,正常上课。
很多年后,在那所贵族学校毕业了的一个在美国生活的学长,开豪车载着三个靓妹,由于车速过快撞死了一个美国妇女(好像还是个孕妇?)后逃逸,登了报纸。他的父母拼尽全力将这条新闻压了下来,用巨款将他保释。当年这名学长在学校的歌唱大赛上唱林宥嘉的《我爱的人》,还得奖了,登上学校的官网新闻。第一眼看到新闻中的照片时,他穿燕尾服唱歌的模样在我的脑海浮现了四个字——“梦中情人”。
啦啦啦~这都是年轻时的玩笑了。我说了嘛,能让我记住初二、三生活的,就只有一个人,可不是上述这货。
虽然,那个人的结局,也不怎么好听吧。那是后话了。
高中开始,就没有能让我记住时光的人了。所以,高中,对我来说,只有事,没有人。我可以与人聊高中发生的事,但里面没有一个人有面孔。
也就是说,这些事件中,出现的是他们,还是别人,对我来说不重要。不知道这么说是不是更易于理解。
大学就看怎么想了。遇到了很多人,好像很复杂,但没有结果,那便是走马观花,就又显得简单了。
由于自己变现实了,所以,对于过眼云烟的人,不管一起经历过多么精彩的事,只要这个人从我的世界消失了,那么,最终,关于他的一切会在我的头脑里像选择性失忆一样忘掉。这需要时间。我可以流泪,可以痛苦,明知是犯傻还是一遍遍想起来。但,只要我有一丝机会能够在 再次想起来 的时候,是以“受教了”的态度淡然处之,而不再难过,那么过程如何挣扎也就无所谓了。
能否真的忘掉,全凭运气。但通常没有人提起,没有事件激发,我是不会想起来的。和失忆没什么两样。
我就这样,一片空白的结束了大学四年的时光。然而,从大一细数,有太多事好像就发生在昨天。我本该有留恋的感觉,但最奇妙的是——此时此刻我没有任何情绪。
成为过去且无法挽回的人、事,连回想起来应该感到不舍这点儿意义都荡然无存了。
大概这就是成熟的好与坏吧。好处在于没有情绪就不难过了,心情不好总归来说对身体也不好。坏处在于,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像根木头,并且十分担心未来的人生,自己会不会也将它过成一片空白,留不下一点儿值得回味的东西。
每次想到这儿,都觉得继续活下去还不如停在这里不再走下去。
什么都不想了。也许我终究不会投降,但谁知道人生还有没有什么可期待的呢?
我不在乎生死,只希望能快乐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