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推进基层减负,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他们的工作状态和积极性直接影响着党的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然而,长期以来,基层面临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复杂局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导致基层负担过重,严重影响了基层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切实推进基层减负,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基层负担过重的问题由来已久,且表现形式多样。会议多、文件多、检查多、考核多,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些不必要的会议占据了干部的工作时间,使得他们无法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过多的文件层层转发,内容空洞,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频繁的检查和考核,重形式、轻实效,基层干部为了准备迎检材料,不得不加班加点,甚至造假应付。这些问题不仅增加了基层干部的工作负担,还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降低了群众的满意度。

       推进基层减负,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施策。要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价值观。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转变作风,少一些形式上的要求,多一些务实的指导和支持。要精简会议和文件,严格控制会议的数量、规模和时间,提高会议的质量和效率;减少文件的印发数量,提高文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优化检查考核方式,注重工作实绩,减少对材料的过度依赖,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和考核。

       同时,要为基层干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关心关爱,合理安排工作任务,避免过度加压。要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基层干部大胆创新、勇于担当,为他们干事创业提供广阔的空间。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基层工作的要求。

      基层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切实解决基层负担过重的问题,才能让基层干部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为群众服务中去,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活力和热情。让我们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基层减负工作,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让基层治理更加高效、更加充满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