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饱尝人间酸甜苦辣之时,回忆起来便是满心欢喜。
李老汉眯着眼,翘着二郎腿坐在院子里。朦胧的看见身旁那两层楼房在阳光的照耀下,褪去了华丽的衣裳。还是这个地方……
烟雾环绕,李老汉被熏得咳来喘去,他望着门楼下一堆堆白菜发起了愁。“这菜可咋整啊?”“他爹,大不了咱给闺女们送去几车,这有啥可愁的,咱二闺女在婆家过得好了,咱还要高兴呢不是?”“是啊,二妮子婆家也算是做了一辈子的买卖。”三妮子听着爹娘的议论也不说话,手里娴熟的玩转着白菜,一颗颗被干净整齐的摆放在三轮车上。
三妮子的心思谁又能猜不到呢?二姐出嫁,她心里是多么不舍,但是想到越来越冷的天气,她心里就有些慰藉了。
砖坯堆砌的房子就是这一家人睡觉的地方,房子本是一大间,西边被衣柜分割出姑娘们和母亲休息的地方,可以放下两张床。东边是被盛粮食的大缸分出的永庆和爹的卧室。中间就是客厅了,靠北面墙摆着两张装杂物的柜子,中间是吃饭用的四方桌和一些大小不一的板凳。二姐出嫁了,晚上三妮裹在自己身上的被子不就多了点吗?看着根上还粘着泥土的大白菜,三妮子越干越有劲,不一会儿那辆三轮车上就堆满了白菜,第二天的四点半,三妮将骑着它行在前往大集的队伍中。
四妮是永庆学习的榜样,堂屋的墙上钉满了让人肃然起敬的奖状。在那个时候,只要家里来了人,第一眼看到的便是这面荣誉墙,它把其他几面墙都比了下去。四妮最近放学越来越早,本来家里人都没感觉到跟平常有什么不同,直到和四妮一起上学的珍子有一天来找她时,爹娘才知道学校今天并没有翻修教室。
爹也不说话,坐到一旁抽着烟,娘摸着珍子的头说:“孩儿啊,你今天先去吧。给先生带个话,就说你四妮姐今天有点不舒服,大娘带着她去看大夫了。”珍子点着头不高兴的看着四妮,边走边回头看,感觉气氛很不一样。四妮心里正犯嘀咕呢:“珍子啊珍子,我亲口给你说的事,你咋就忘了呢?”
直到晚上吃饭的时候爹才和四妮搭上话:“四妮,你为啥不去学校呢?难道你以后还想像我一样在这大棚里待一辈子呀!”四妮拉着爹的手笑着说道:“四妮不耐烦书上密密麻麻的数字,不想坐那一天不动,四妮想和三姐一起去大集上去卖咱家的大白菜。”四妮睁大了眼睛望着爹,爹眯着眼睛也看着四妮。两颗水晶在四妮的眼窝里打转,水晶越转越大。他想到了早上大棚里菜苗叶子上的露珠,还有黑夜里闪闪发光的星星。水晶滑落到地上,周围的尘土被激荡着在灯光下回旋。父亲转身走向门外,望着天空上的星说:“明天随着你三姐到大集上去吧。”娘抚摸着四妮的头,把她搂在怀里。暗黄的灯光照在母女的脸上,母亲的脸似乎在不断吸收着灯光,而四妮的脸却不同,她的脸在反射着光,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清晰。四妮侧过脸看着板凳上的永庆,脸上又多了一些笑意。
墙上的奖状再不停的增加,永庆上了初中后就开始取得学校的助学金了,那可是顶的了好几车菜呢!
大妮家攒钱买了一辆拖拉机,这可是解决了李老汉卖菜的大难题,花在菜地上的时间少了,家里养起了鸡鸭。三妮结婚后在村子旁边接收了一家饭店,李老汉夫妻俩有空就往这边来帮忙,四妮就基本不去地里了,在饭店里忙着传菜单端盘子。永庆周末时也会来这边照顾客人,十分热闹。
土地逐渐的被承包了起来,李老汉也趁这个机会把菜地转让了出去。三妮的饭店也顾了人手,老汉就慢慢的闲了下来,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去小卖部看一群老头下象棋。一张木板托起两方军队,这边是红,那边是黑,黑追红跑,红攻黑挡。“追他,追他,快跑快跑”,“老王,你怎么拿老刘的子啊?”“啥老刘的子呀,这是我的黑炮!”“黑炮?我的眼……”
“病人家属在哪儿?”“这,这呢。大夫,俺大怎么样啊?”“病人的左眼应该不好治愈了,看样子有几十年了!不要太担心,咱们医院新引进了先进的医疗资源,到时候带着合作医疗来,花不了几个钱。”听完医生的话,众人总算多了几分欣慰。
从医院回来以后,再加上家人的悉心照料,李老汉的眼睛逐渐好转。就连身上冲鼻的番茄枝叶的味道也渐渐淡去,腰腿上的肉慢慢长了起来。
永庆毕业后申请了大学生创业贷款,把村子里的地承包了起来带动村民们种植无机蔬菜,没过几年家里都盖起了新房,村子里的面貌也焕然一新。李老汉夫妻俩住在了一楼那间光线充足的房间。“真难想象啊!”老汉一边看着电视节目一边笑呵呵的对老伴说。
“喂,爹,娘。告诉永庆地里的白菜一定要多留些,今年过年咱们一家一起包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