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坚持写些东西,但是真正去写的时候又不知道从何处写起,今天心里痛下决心,就从培训日记写起。
今天是培训第四天,第一天是到税校报道,路上遇到了积石山的马晓云,马丽丽,陶阿楠,临夏市的马晓旭,彭伟花,还有夏河县的马晓燕,东乡县的王秀云,谢峰等。记得那天坐车坐了五个小时,我们几个坐车坐的非常难受,在车上达成一致,以后坚决不坐班车了。到达天水的时间是两点多,肚子也饿了,我们就直接去吃了火锅。
第二天和第三天一直在上课,但是这次由于没戴眼镜,自己也看不见,就一直在看手机。哦,第三天下午直接出去转了一转,我,马晓云,韩敏,马占良四个人去了天水师院,转了一转他们的学校,还特意去了趟图书馆,感觉每次参观大学,我每次都会去这个图书馆,可能是自己比较喜欢看书的习惯吧。
今天一天最主要的收获就是读了以前同事陈颖娥老师老公的书,感觉特别震撼,虽然不出名,但是写的特别真实,感觉把一个大学生到乡镇参加工作,熟悉工作,适应环境的过程写的特别清楚,无限的接近真实的生活环境。
临夏是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我想,每一个从临夏走出去的学子,生意人,甚至流浪着都会或多或少的对临夏有一种情愫,一种不求回报,赖以依附的情节。当然,我也有这种情怀。可能正因为这种情愫所生,感觉临夏缺少自己的本土文化,我们不问它是否被人所知,不问它有没有价值,就看他能否记录我们这一代临夏人的真实生活,让后来的子孙后代能够读到我们这一代临夏人的芳华,这也是喜欢那本书的原因。感觉坐着应该是正直的一个人,不畏强权,不惧世故,能真实的反映西北人,临夏人的当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