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31 自我观察日记 第165天/1825】表现:8分
记录时间:2020.10.30日早7:15和晚上
前提(A)
昨天晚上反思自己一天的行为,基于自己的欲望再匹配自己的能力,重新调整了自己目标和子目标,简化记录时间方式用atimelogger软件记录。
今早阅读时,大脑浮现了周六有话题研讨会的分享准备工作,昨天自己并没有列入今天的计划,在检视完本章时,发现本章概念特别多,自己也有那种不相信对概念的理解是对的想法(质疑自己对概念是真的理解了),有点焦虑,但又转念一想,老师讲了这只是一个导读,要真理解,得花大量时间,释然,降低标准。用了1小时42分时间,在老师分享前完成了阅读本章。虽然内心产生了好奇,对11个调节理论原理感兴趣,对概念的似是而非需要找答案……在内心告诉自己:那是重要不紧急的事!推迟!
行为(B)
老师分享完,用9分钟时间完成了卡片摆放,用自己理解的重点讲述了一遍,讲的过程中,有卡的地方,知道那是自己要去跟作者要答案点,边讲边告诉自己之所以不去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是因为自己当下能力不够,这些重要,想要,但当下如要,会带给自己纠结的痛苦,时间精力不够的焦虑。自我对话完毕,开启记录自己的前提和行为。此时完成时间用时29′52″。洗漱完毕做好上班准备,考虑今天工作安排,没有时间写分享提纲,立马花了31分钟完成分享提纲,请墨梅周颖确认后还行,完成今天的要事。后果等晚间反思时记录。内心轻松愉悦!
下班回家,一边弄晚餐,一边又不自觉走向了书桌,因为分享稿,突然想到了运动,核算了下离彩排还有2小时,可以运动半小时。
后果(C)
昨天预估今天完成阅读和输出的时间是3小时。实际花费时间是2h29′,但没有用文字输出,只用口述讲给自己听了。
另外分享稿用时1h45′(额外)
分析:
成功点
①记录了观察日记。在记录观察日记时,觉察到自己又产生了去回看如何更好写观察日记的前提,行为,后果内容的冲动,但自己克制住了想要更多的欲望。
②今天还运动了31分钟。
③参加了话题研讨准备会30分钟。
今天没有昨天那么焦虑,心情轻松了很多。
失败点
目标是用文字输出本章自己理解的主要内容,而实际采取的口述,说不写观察日记,只是知道观察日记的重要行了,但又做了目标以外的事。(随意更改输出方式)
发现
下班回家,只要家人不在,不用做晚饭,自动化行为就是进书房看书学习。
习惯记录思想行为过程。
结论:
1.防止自己习惯性下班进书房的行为
2.强化记录习惯,注意有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