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有个提问,是这么说的:
弟媳不爱做饭,六十多岁的老母亲一天做三餐,女儿心疼妈妈,该怎么办?
当时看到这个问题时,我觉得特别可笑,这个大姑姐,想法很可怕,是唯恐天下不乱乱吗?
心疼妈妈,却怎么没见她提到弟弟。弟弟是挣钱挣得多,忙得没时间帮母亲?还是自己也懒得笨的不会不愿做饭?
如果真的心疼,没出嫁的话,就帮妈妈做些,然后狠狠批评那个“四体不勤”不知道心疼妈妈的被宠坏的弟弟;如果已经出嫁了,就赶紧把老母亲领到家里,好生将养着,别再让她跟着自己亲手养大的“不孝儿子”受苦。
在责怪弟媳前,她难道不该先管好自己的弟弟,毕竟,弟媳是“外人”,别干活的时候把人家当自己人,平时要当家作主的时候,自己这个大姑姐和妈妈要当这个家的女主人,然后出来“指点江山”。
如果真的是弟媳不做,排除了人品问题,更多是自己弟弟没教好的问题。
我一个朋友,刚进婆家时,什么饭都不会做,但是却主动学,而且主动洗碗,刚开始家婆还谦让一下,后来干脆直接丢给朋友、大姑姐那时候还没出嫁,也是不做的。
看看她老公,更是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从来不帮家公家婆,逢年过节也是睡懒觉、玩手机、看电脑,然后自己爹妈累死都不搭把手。
后来朋友趁着怀孕,终于把洗碗的活丢了出去,做饭干嘛也不抢干了。
大姑姐面上甩脸子,背后说闲话,朋友上班累了,回来躺沙发上玩手机都是如履薄冰,夫妻俩吵架的时候,老公更是指责她,说他妈干活了!累着他妈了。
大姑姐嫁人后,更是旁敲侧击了解今天谁洗碗了,谁做饭了,每次她家婆跟大姑姐见面回来,都像变了个人拉着一张脸。
后来朋友直接跟她老公说:“自己的娘自己都不心疼,凭什么让我去替你尽孝。”
说来也可笑,家公、儿子把家婆当老妈子使,做饭一不心疼,二不帮忙,却在多了个媳妇一个桌子吃饭以后,就开始唧唧歪歪,心疼不已。
所谓人心换人心,指责别人的时候,先想想自己弟弟是什么个样子,别让自己该承担的责任,丢给别人。
媳妇不是这个时候用的,是在老人家能帮忙的时候,用心真心待她;等以后老了,干不动了,换她的真心相待。
对媳妇、弟媳多些耐心和包容,毕竟,自己弟弟,爹妈养了30年了,也没学会做饭,更没心疼自己爹妈,就别苛责刚进门、和自己爹妈没有任何养育和血缘关系的弟媳了。
先舍再得,坐享其成的事情,还是留给人家亲爹妈吧。
弟媳来到家里,不是为了替你弟弟伺候你妈妈的,先管好自己弟弟,别钱没挣多少,就想着取个媳妇,白得个免费保姆,然后还被指指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