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1968讲《黄帝内经》之“生气通天论篇第三(2)”
接着上文讲:
上文讲了宗气,我们继续沿着马莳的讲述走。马莳讲:天有阳气,因为阳气积累到非常巨大就是天;天有阴气,因为阴气积累到最厚就是地。而人呢是秉承天地之气而出生的,所以也有阳气有阴气。阳气在人体就是卫气,它起源于下焦肾水里面的真阳,我们知道,肾水虽属于阴,但它里面包含着真阳,所以卫气的发源之地就是肾水里的真阳。它发源于下焦的肾,往上经中焦再到上焦,所以《营卫生会篇》说:卫气出于下焦。又说:浊着为卫。眼睛张开则卫气就往头上走,从足太阳膀胱经的睛明穴开始运行,白天在人体的手和足的六条阳经运行,夜晚则在人体手足的六条阴经运行。它不随着宗气运行在经隧之中,而自己运行于各经的皮肤肌肉腠理之间,所以又有卫气行于脉外之说。这是马莳简要介绍的什么是卫气。
人体的脉有经脉、络脉,经脉在内,络脉在外;气有营气、卫气,营气在内,卫气在外。营气好比是那源源不断的泉水,在地下循行,周流不息,所以称为营行脉中。卫气好比雨雾的郁蒸一样,透彻于天地上下,遍及于天下万物,所以说:卫气行于脉外。由于雨雾是出自于地,所以必须先入百川然后才归入河海;卫气由于出自于胃,所以必须先充满络脉,然后才能到达各经脉。好比经脉是大地上的江河,络脉是原野上的大大小小的百川。这就是经脉络脉、营气卫气的辨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