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拍干部”敲响“三声警钟”

“三拍干部”由来已久,所谓“三拍”,即“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这类干部在工作中缺乏科学规划和深入调研,仅凭个人主观意愿行事,往往导致决策失误、项目烂尾,给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极大损失,也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近日,在中央城市会议上,总书记再一次点名“三拍干部”现象,为广大党员干部敲响了“三声警钟”。广大党员干部当以案为鉴,深刻反思,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杜绝“三拍”行为,切实做到科学决策、真抓实干、勇于担当,以实际行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敲响“盲目决策”的警钟,以“深谋远虑”代替“拍脑袋决策”“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决策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工作的成败和事业的兴衰。然而,现实中一些“拍脑袋决策”的干部,往往只凭一时的热情和冲动,不考虑实际情况和长远利益,不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仅凭个人的主观臆断就匆忙做出决策,结果导致决策失误,给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了严重损失。例如,某县为了发展经济,在没有充分调研市场需求和自身资源优势的情况下,盲目引进了一个高污染、高耗能的项目,结果项目建成后不仅没有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反而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引发了群众的强烈不满。“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不搞劳民伤财的 “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在作出决策前,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和诉求,确保决策符合实际、符合群众意愿。

敲响“盲目自信”的警钟,以“实事求是”代替“拍胸脯保证”“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自信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但自信不等于自负,更不能盲目自信。一些“拍胸脯保证”的干部,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准备,一旦遇到挫折和困难,就束手无策,无法兑现自己的承诺,不仅损害了自身的形象,也影响了工作的顺利推进。比如,在某项目推进过程中,相关负责人为了展现“决心”,在未充分考量实际困难与潜在风险的情况下,信誓旦旦地向领导和群众保证项目一定能按时完工,可最终因资金短缺、技术难题等问题导致项目延期,严重影响了政府公信力。“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党员干部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对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有清醒的认识,对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有充分的估计,在工作中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同时,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工作中的行家里手,为更好地履行职责奠定坚实的基础。

敲响“敷衍塞责”的警钟,以“善作善成”代替“拍屁股走人”“为官避事平生耻。”担当作为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然而,现实中一些“拍屁股走人”的干部,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不是积极主动地去解决,而是想方设法地逃避责任,将烂摊子留给后任,严重影响了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例如,在一些地方的扶贫项目中,个别干部为了追求短期政绩,盲目跟风上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导致项目效益不佳,甚至出现亏损。当问题暴露后,这些干部不是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而是选择一走了之,给当地的扶贫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党员干部要牢记初心使命,增强责任意识,勇于担当作为,在工作中要敢于迎难而上,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不推诿、不扯皮,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工作落实。同时,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在工作中敷衍塞责、失职渎职的干部,要严肃追究其责任,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促使广大党员干部积极主动地担当作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