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娱乐圈再起波澜,微博宕机,朋友圈刷屏,淘宝借势营销,一时好戏频出,高潮迭起,众人喧嚣不断。
前几日舆论颇盛,诸君屡有议论,笔者不才,不愿消费热点。今风声已过,当理顺思路,撰以此文。
一周前鹿晗在微博公布了女友是关晓彤的微博,截止目前该条微博的转发数达到105万次,评论276万人次,点赞545万。
而在地球另一端,9月23日,NBA著名球星LeBron James(勒布朗-詹姆斯)在推特上发布了一条支持斯蒂芬-库里以及勇士全队不去白宫的言论。
推特内容:
“你傻啊!人家库里都说了他不会去,也就是根本没有过什么邀请,在你当上总统之前,白宫行一直都是一个极大的荣耀”。
在该条推特发布的24小时内,被点赞130万次,转发60万次。
据《今日美国》旗下的For The Win统计,这条推特成为了詹姆斯个人所有推特中被转发次数最多的的推特。
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明星,在世界上同样拥有着一批热衷疯狂的粉丝。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的一言一行,挑动着粉丝们每个神经。
随着大众传播、社交媒体的发展,明星崇拜现象和粉丝效应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常态化。
粉丝和明星之间,粉丝和粉丝之间,通过社交网络将原本孤立陌生的个体形成强连接凝聚的「共同体」。
1.微博热搜——社会舆论新风向标
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中文社交媒体,微博已经成为各种热点事件及时、迅速、广泛传播的发酵地。
而微博热搜作为微博最重要的产品功能之一,热搜的出现第一时间就捕捉到用户关注的热点与兴趣点。
根据新浪去年发布的2016年度热搜榜,郑爽、李易峰、鹿晗分列2016年度微博热搜人物前3名。
其中郑爽过去一年119次登上微博搜索榜,42次问鼎热搜榜第一位,创造15亿搜索热度,霸屏138670分钟。
甚至有细心网友曾经统计过
郑爽一月份登上热搜13次,二月份33次,三月份33次,四月份11次,五月份15次,六月份4次,七月份16次,八月份19次,九月份32次,十月份16次,十一月份14次,十二月份23次。
2016年全年累计上热搜共计229次……
李易峰过去一年156次登上微博搜索榜,15次问鼎热搜榜第一位,创造8.4亿搜索热度,霸屏130290分钟。
而TFBOYS三人累计268次登上微博搜索榜,8次登上微博搜索榜,创造8亿搜索热度,霸屏199950分钟。
268次,相当于平均每1.36天就上一次热搜,如果你是微博重度用户,那几乎每天都能在热搜上看到TFBOYS的新闻。
过去四年里,每一个重大的社会事件,不论是2014年马航失事, 2015年刘翔微博宣布退役,2016年南海仲裁事件,还是2017年薛之谦事件,都是最先在微博上爆出并发酵的。
微博热搜, 已经成为社会舆论新风向标。
2.微博热搜 一个被资本、梦想、利益裹挟的世界
娱乐明星大多是靠吃青春饭的,演戏的担心戏路窄,唱歌的担心曲风单一。
一代代偶像如走马灯,后浪推前浪,能被人记住,寥寥无几。
在这个日益复杂与瞬息万变的世界中,娱乐明星们更加恐惧被人遗忘。
他们最担心没有曝光度,而微博热搜的出现某种程度上解决娱乐明星们这一担忧。
占领了热搜榜不仅能反映其受欢迎程度,还能让明星们一直保持热度,始终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
明星们渴望一直占领热搜榜,经纪人为了旗下艺人能上热搜绞尽脑汁,粉丝们为了自家爱豆登上热搜私下互相较劲。
微博有一个词叫做互动力,转发、评论、点赞,是用户影响力最直接的体现。
互动力直观反映明星的号召力、自身的商业价值,也可以让其获得更好的发展资源,互动力越好,传播效果也越好。
明星们为了增加自己微博的互动力,有时候都会选择购买粉丝通和粉丝头条。
制作方、平台方、经纪人团队买微博热搜,雇水军刷评论,制造话题点,已成行业惯例。
剧《扬子晚报》称,新浪微博的话题次数、热搜次数,已成为一项电影宣传必备的采购项目。
微博热搜红利下,其背后已经形成一条成熟产业链。
此前界面新闻记者在调查热搜现象时,发现在服务众包平台猪八戒网上,存在着大量提供微博推广服务的代理服务商。
他们提供微博话题榜、微博热搜榜、微博话题讨论等多种服务,不同的榜所收取的价格也各不相同。
“买榜”不仅包括让自己上榜,相应地还能让一些词不上榜。“有明星买断屏蔽,比如一个词,明星不想要搜索出来,他就可以买断,搜这个词就没有结果。”
代理商此前向界面记者透露。
去年11月,微博公布了关于严厉打击话题榜盗号刷榜行为的公告,微博的干预使得做推广服务的代理服务商刷的更加谨慎。
但由微博热搜产生的灰色地带,一群游离于平台的边缘隐秘群体,却依旧存在。
3.锁场、送星星、自杀 粉丝追星疯狂不已
此前《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影上映不久,各家粉丝们私底下提前组织好,预购了各场次电影票,随后开始了为自家爱豆填场、锁场等疯狂行为。
(注:填场指的是粉丝自发买票进场去填补观影人数少的电影场次,以拉高上座率;锁场指粉丝提前购买影院某场次的票,以少数的票“锁定”场次,以保证排片率等疯狂行为)
由于同期《战狼2》的票房势如破竹,各大院线都增加《战狼2》的排片同时降低《三生》的排片。
眼看粉丝们为了自家爱豆“填场”、“锁场”,严重损害影院商业利益,破坏了影院秩序,直接导致影院发起“反锁场”的反攻。
影院将座位有座改为无座,使人无法购买《三生》场次的票,再以空调、机器故障各种为由退票,大量网友收到了影院的退票短信。
原本两个毫无瓜葛的群体,由于一方疯狂的行为,直接引发「粉丝」和 「院线」的彼此间的互怼大战。
早在2011年,杨幂主演的第一部电影《孤岛惊魂》上映时,就出现了粉丝“填场行为”。
而《小时代》上映时,粉丝包场、锁场将其“发扬光大”,并被其他“饭圈”借鉴。
在2015 年TFboys成员生日时,粉丝们掏钱使王源成为中国首位登上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00后艺人。
因为易烊千玺曾在《康熙来了》随口一句“梦想是周游世界”,粉丝们为就为易烊千玺定制了15条航线终身有效的环球旅行机票。
2017年9月21日是王俊凯18岁生日,相比微博上各大明星祝福,相关话题过亿阅读量,这次生日让大家惊讶的是王俊凯粉丝们疯狂和猛烈的应援行动。
这种应援行动一直从国内的「海陆空」蔓延到全球的「海陆空」。
(注:应援,发源于日韩娱乐业,近些年随着韩流文化入侵,渐渐在国内传播开来。在对明星的追逐,粉丝之间为了各家爱豆互相攀比导致应援行动不断壮大。)
爱豆的人气和地位,是粉丝们心理满足和精神愉悦的主要来源,他们也明白,“应援战争”的主角从来都不是明星本人,而是他们之间的战争。
王俊凯生日当天,粉丝在国内,为其买下了各大城市商场LED和全国5000块电影院LED屏。
在国外,美国洛杉矶的好莱坞上空,一共有5架飞机在天空为王俊凯送上生日祝福这也是全球首例skytyping应援,首次把国内明星名字写在好莱坞上空。
最疯狂的是,粉丝们送王俊凯去外太空,并为他买下了18颗星星。
两年前,王俊凯发了一条关于天体系统和宇宙是否存在边际的问题微博。
于是粉丝们为了满足爱豆的愿望,将南纬60度的18颗星星买下送给王俊凯。
18颗星星在空中连成——“WJK”的字眼显得格外耀眼。
除了锁场、送星星之外,还有为了追星付出生命代价的。此前某杨姓女子痴迷刘德华,倾家荡产、累父自杀,新闻一出,曾轰动一时。
在西方,丽贝卡·谢弗(Rebecca Schaeffer)被影迷枪杀的时候才22岁,列侬在纽约自己的寓所前被一名据称患有精神病的美国狂热男性歌迷枪杀,死时年仅40岁。
粉丝疯狂追星、追星所酿造的悲剧也屡见不鲜。
4.信息爆炸、娱乐至死 明星崇拜愈演愈烈
随着明星的兴起,娱乐产业的发展,明星崇拜现象越来越普遍,而社交媒体的传播使得粉丝的追星行为被更加放大。
在信息轰炸、娱乐至死的年代,明星崇拜更加广泛与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情感和行为。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蔡骐认为,明星崇拜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可以主要归结为「社会认同」及「行为模仿」两个方面。
社会认同表现为个体认识到他所属于的特定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
蔡骐认为随着人际关系日趋淡漠,人与人的交流逐渐减少。当前的青少年大多为独生子女,其孤独感就更加明显。
因此,他们对明星的追逐,不仅从明星身上找到了自己渴望的某些特质,也是
通过追星这及相关行动能够使他们进一步发现志同道合者,形成一种新的群体或圈子并从中获得一种认同感。
个体也可以通过这种认同来重新确定自身在社会中的位置。
当粉丝与志同道合者形成了一个围绕某明星的小群体时,他们就不再是大众中默默无闻的一员,这一群体赋予了他们新的角色与身份。
这样的一群人往往有着相似的文化品味或个人偏好,他们能够通过特殊的话语体系来确认彼此的身份。
关于对粉丝的研究,此前有学者认为粉丝是指一群
因过度沉浸于媒体建构的虚拟世界而扭曲了时间概念,丧失了自我意识的主动的受众。
费斯克在《理解大众文化》书中曾经描述过:
“粉丝是过度的读者,其对文本的投入是主动的、热烈的、狂热的、参与式的。”
简而言之,粉丝的一重要特征在于其过度性,这也是他们与普通受众最大的不同。
在对粉丝群体明星崇拜现象研究中,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社会学中的功能论,另一种是冲突论。
社会学功能论认为,社会是由相互依存的各部分构成的整体系统,各部分都在系统中承担一定的作用或功能。
而明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群体,也在某种程度上承担了一些功能。
明星的存在使粉丝找到了情感的寄托。正是有了明星,粉丝才得以将内心的缺失转移到明星的身上。
功能论认为明星崇拜,粉丝追星有利于维持粉丝群体内部的团结。
而冲突论则认为粉丝与粉丝以及粉丝与明星之间的冲突无可避免。
一般冲突往往发生在不同的粉丝阵营、为了各家爱豆之间。
譬如,在评选某个奖项时,某项活动发起投票,不同阵营的粉丝之间总是剑拔弩张,冲突不断。
网上各家粉丝之间互怼、撕逼的事件也经常发生。
令人玩味的是,粉丝的疯狂的行为无疑是粉丝领域内一种“自我精神”的扩张。
在强烈认同的感召下,他们甚至觉得自己与偶像已经成为一个共同的“我们”,是同呼吸、共命运的“共同体”。
在偶像遭遇挑衅时,粉丝团队会迅速分清“敌我”,并像“我们”对抗“他们”一样,同仇敌忾,一致对外。
然而,当人们结束狂欢、重归现实时,阶级或阶层的概念告诉我们:
“在真实世界中明星多属于一个富人阶层,而粉丝们则分属不同的社会阶层,并且大多数属于社会的中下层。”
和谐的表象并不能掩盖差异化的实质,那种所谓的“自我”与“他者”的冲突会因为语境的转换而变得不堪一击。
冲突论认为粉丝与粉丝之间冲突不能避免,并且在现实生活中,明星与粉丝更是分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和谐的幻象并不能掩盖其差异的本质。
5.明星崇拜 流行文化下个体与群体的交织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追星方式,都有为爱豆疯狂打call的经历。
70后、80后,他们选择买海报、买磁带、买CD和参加偶像的演唱会来支持自己喜欢的明星。
而新一代的粉丝虽然和70后80后相比,其追星行为更加疯狂,但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
他们不吐不快,渴望自我表达来建立形象,树立态度,也渴望从爱豆身上找到了自己渴望的某些特质,聊以慰藉。
他们通过粉丝应援、为爱豆打call表达出对爱豆强烈的认同感和拥护感,在为爱豆应援后所获得荣誉感、成就感,甚至是通过战胜敌对家的粉丝满足心理的内心虚荣心。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博、twitter社交媒体软件的普及,为粉丝追星提供了最快捷、最有力的工具,也让我们迅速了解世界每个角落涌现出来的新事物、新行为、新思想与新文化。
这些新事物、新行为、新文化紧接着刺激了人们对于世界的好奇,从而产生了更多的疑问。
人们越来越无法理解当下年轻一代的行为,也发现这个世界是如此复杂,他们根本无法把握。
他们不理解,在他们眼里这群粉丝都是“疯子”,带着偏见的眼光看待粉丝,对粉丝群体嗤之以鼻。
所以我们经常看见每当有报道粉丝疯狂行为新闻出现,那么文章或微博下留言必然有一条:
“跟我一样不认识xxx的点个赞”
似乎在他们眼里,觉得不认识某位明星是一件及其优越的事,但这种评论并不高尚,不过是站在更高一层鄙视链罢了。
有偏见不可怕,可怕的是又傲慢又带着偏见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其实世界并不是你想象中那个样子。
之前看到一篇文章,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具体是谁记不清了,大概是这个意思:
人与人之间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差异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理解的那个世界更真切一点。
理解了这些,也就理解了当下新一代粉丝他们的追星行为了。
参考资料:
[1]莫梅锋,饶德江.关于“粉丝”的媒介研究[J].电影艺术,2007,(4):110-112.
[2]约翰·菲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3]蔡骐.大众传播中的明星崇拜和粉丝效应[N].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长沙)2011.
[4]John Fiske,"The Cultural Economy of Fandom" In The Adoring Audience: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ed. Lisa Lewis[M].London:Routledge,1992.
[5]周晓红.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J].社会科学,2008,(4):46.
[6]杨玲.粉丝、情感经济与新媒介[J].文化研究,2009,(11):43.
[7]林汀汀,刘燕秋.热搜“江湖”为何郑爽一年能有299天上微博热搜?[N].界面新闻,2017.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