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早嚷着想要件睡袍,昨天终于满足了心愿,因为我给她扯了一块布,托裁剪师傅剪裁完毕,只肖做好便可以穿啦!
早饭过后,我开始做衣。其实我并不精通这项工作,充其量也只是上学时娘有意识地教了一点相关知识,结婚后会踩着缝纫机砸鞋垫而已,若说比同龄人强那么一点,也不过是咱蹬着机子不会倒转罢了。如今敢于尝试做衣,心想反正都是一溜直线,有什么难的?干脆自己做得啦!
摆好了缝纫机,穿好了线,我便开始做起活来。先缝肩膀,再缝袖子,完了把俩袖子往肩上一缝,欸,大致轮廓就出来了!这不简单着呢嘛!拿上衣服,放在床上仔细观赏,心里正得意呢,怎么瞅着俩袖子都那么别扭呢?再抻抻,还是觉得不对劲!整件睡袍就像是古代皇帝入寝时脱下来的龙袍在衣架上的样子,俩袖子直直地伸向两边!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难道是俩袖上反啦?
接着出门找女儿的当儿,顺便问了下邻居:做衣服袖子还分左右吗?邻居说,应该分吧!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应该就是这个原因!赶忙回家,废了好大的劲又把做好的衣服给拆了,重新做一次,这次看起来顺溜多啦!
由此,我想到了教研活动中的磨课。一节好课如同做衣,都有许多个环节组成。一个环节处理不当,直接影响整篇课文的教学效果。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反复打磨,理清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静心设计,合理安排,方能做到环环相扣,做出漂亮舒适的“衣”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