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出去读书了,自己有大把时间和心情,对抚育儿子十八年的过程复盘。有惊喜和满足,也有一些缺憾,如果还有机会,第二个孩子可能教育得更好。可惜,没有如果。当然,这个孩子也是最好,不可替代。只是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也是家长不断成长不断进步的过程,要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也特别考验家长的耐心和智慧。养育孩子,就像制作一件精美的瓷器,瓷土挖掘、筛制、制坯、入窑、描绘、烧制等多个环节环环相扣,不能有一点缺憾,否则作品就有瑕疵就不完美。
儿子出去读书很难,自己一个人,语言问题、风土人情、饮食习惯等等各种不习惯各种不方便。这样的选择是儿子自己做的,包括学习的专业、出去要准备的海量文件资料,也是他自己打理。有朋友说把儿子教育得很好,很自立,自理能力很强。其实,自己知道,尽管在儿子成长过程️自己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现在想想,自己还是对儿子满怀歉疚。或许,自己不是一个好父亲。
儿子是中午出生的,好像在那种紧张、新鲜、揪心还有些懵懂的状态里,看到了护士抱出来的宝宝,全身红红的,眼睛闭着,稀疏的头发贴在头皮上,四肢蜷曲着窝在护士姐姐的臂弯里。那是一种极具冲击的场景,那就是自己的孩子,自己做父亲了,想去抚摸,又有点担心,手足无措。做父亲了,父亲要怎么做呢?好像也还没有准备好。
晚上,亢奋了几天的情绪随着儿子的诞生,慢慢平复。要学着调配奶粉、清洗奶瓶、给孩子换尿片,护士姐姐过来很耐心地教,但是好像学会了又好像不太会。儿子在他妈妈边上的小床上躺着,躺在陪护床上,每隔两个小时,要给儿子配次奶粉喂他。半夜一、两点钟,给孩子洗洗奶瓶又冲了奶粉后,躺在陪护床上就睡着了。
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儿子醒了,哭。他妈妈刚做过剖腹产手术,躺着不能动,我又睡得很沉,完全听不到。他妈妈自己没有办法动,用枕头使劲丢我,睡熟的我翻个身又睡着了。儿子哭的声音越来越大,吵到护士姐姐了,她们过来才把我叫醒。
儿子来到世间的第一个晚上,爸爸就没有照顾好他。或许,自己不是一个好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