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事论事地说,其实我是不喜欢加班的,不喜欢自己加班,因为加班会显得我没有效率 。 而我又是喜欢看着员工加班的,因为这样显得他们勤奋 。那么今天来讨论下加班这个话题 。
开头抛出一个观点,加班在年轻人当中是有用的,在工作几年后的老员工当中是无效的 。或者从面对事情的角度来说,加班对于新事物新项目是正确的,但是一直加班则说明了自身的低效 ,或者这个工作已经超过了你能力的边界 。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公司会有两种人,按时打卡上下班的客服美工,按时打卡上班不按时打卡下班的运营 。电商运营没有下班的时间概念 。对于客服美工,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客服接待任务,完成页面设计,尽可能不犯错误,对公司来讲基本就够了 ,你要求得太多,他可能就会换一份工作了 。但是对于运营,则必须要求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独立思考,完成很多创造性的工作 。这个工作不是旁人监督完成的,而是自己去完成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是一个新手运营,每天来工作上班打卡,下班打卡,那么他的进步无疑是很慢的,因为有很多工作需要占用时间去思考,去分析,运营很多时候是一个数据分析的工作,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大量的研究平台数据,才能拥有自己的独特视角,才能快速成长 。所以新手运营,通常几乎 是强制要求加班的,加班研究,加班分析,加班出结果 ,因为这样才是一个新人最快成长的方式 。但是,在工作职能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依然天天加班,事情处理不完 。这不是说明你勤奋,这只能说明自己的低效 。
我比较喜欢的一个状态是,开始一个新的项目,前期通过加班尽快去适应学习,然后带好人,让团队去成长磨合 。一段时间之后,我就会减少加班了,团队此时已经磨合好了,工作也已经调整完毕了 ,甚至这个时候我就不会加班了 。然后开始研究新的项目,新的东西,又开始加班,研究店铺,研究产品,又开始一个团队的磨合 。这样周而复始,我认为这样的周期性加班才是比较良性的 。体现在其他人身上,则是工作项目的变化和工作量的调整 。
总而言之,加不加班,根据时间状态来变 。一个天天加班的公司,我认为是机制有问题 。如果有人来说大公司的加班,阿里京东的加班文化 ,那是因为他们每天都会有新项目进来,团队的机制就是不断高强度。但这样的状态不会是一个持续健康的,人流动性必然不会小 。
日拱一卒,今天的文章到这里,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