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窗外雨声连连,忽大忽小。雨中的梦柳小镇清新淡雅,水墨画一般。
冒雨出去觅食。我和先生一人一碗米粉,小菜佐料自加;小丫头一盘蛋炒饭,里面还加了包菜胡萝卜,颜色鲜亮,营养好。老板娘是个实在人,粉呀,饭呀,份量够足。
哗哗啦啦,十点钟的光景,雨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我们庆幸昨天趁天气晴好游玩了小七孔,只是今天想再游一次的计划肯定是泡汤了。只企盼大七孔不要因雨关闭就好。街上依然有三三两两的游人冒雨前往景区,我们若今天只游大七孔,时间还是很充裕的。且天气预报说一点左右雨就停了,我们便回客栈休息,全当这几天东奔西走的暂时休整。
午后一点多,雨果然停了,我们安顿好行李,直接进了大七孔景区。(大七孔隶属于小七孔景区,两个景区,一张门票,不用另买)许多游人已经游完出来,但很显然冒雨而行,身上差不多全湿透了。
进了景区大门,门口便是游船中心。远远的河面,一座气孔大桥横贯两岸。不消说,大七孔对应小七孔,景区的名称也是由此而来吧。
我们买票上船。刚下过雨,加之上游水库泄洪,水色浑黄,但流速不急,水面比较平静。据说平常水也是青绿的,想着如若舟行碧波,那就更美了。
两岸都是连绵的青山,经雨水冲刷后越发的青翠。山尖被一团团水雾亲吻着,朦朦胧胧,缥缈的美。视线前方依然是山,看不到出口,只感到两边的青山呼呼的朝船后跑。
船头悬挂的红灯笼在风中轻轻晃动。满眼青翠中的一点红,特别明亮,传递给人温暖和希望。
水流逐渐湍急起来,游船也靠岸到站,我们沿着岸边山根下的栈道继续前行。山势回环,栈道也曲曲折折,远远望去,像条游龙。栈道的栏杆都是由结实的原木建构,黢黑的木色,凸起的结节,和周围的景色十分搭调,毫无违和感。
雨后,地面湿漉漉的,小小的溪流顺着山体不断的淌下来。雨水侵蚀,各种形状的钟乳石,还在不断的往下滴着水。自然造就,原汁原味。不断雕琢,若干年后,不知又会是怎样一番模样。
远观,一些巨大的石头蹲伏在湍急又宽阔的河面上,影影绰绰的,有人影在上面攒动。一直纳闷,那些人怎么胆子那么大,这么大的水竟敢蹲在石头上玩,简直是不要命了,一点安全意识没有!
走近才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谁会这么傻呢?原来这是一座之字形的石桥,猜想是为了减小水的阻力,故而建成如此回环曲折的形状吧。人与自然的智慧相克相生也相辅相成,最终才能相得益彰,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雨水多,水势也很大,河水几乎要够得着桥面了,自然的力量有时也是难以抗拒的。
桥一边的石头上写着字,名曰:天生桥。我原以为,天生桥就是这座之字形的石桥,却不曾知道,天生桥是比这个还要神奇的自然奇观,它就是眼前我们抬眼就见的这个巨大石洞——山下,横跨河两岸的N字形天然石门,素有“东方凯旋门”之称。其雄伟壮观,不禁令人慨叹大自然造化之鬼斧神工。
网上介绍:
天生桥:方村河伏流出露不远,有一横跨河两岸的天然巨岩,是喀斯特是貌奇观之一 ,谷称天生桥,又谓仙人桥。高60米,厚10多米,桥孔宽20多米,河水流过桥后,还形成2米多高的大瀑布。仰观桥孔下,只见巨型钟乳悬挂,桥脚、桥侧的裂隙 石缝长出绿石草丛灌木,藤萝花卉缠裹桥身,真是满目琳琅、五颜六色的天然大彩桥。
越往上游走,水势越大,水流越发湍急,遇到巨石,转个弯,打着旋,继续向前。水声轰鸣,在山谷间回响,不绝于耳。
如果说小七孔的美胜在清新俊秀,大七孔,我觉得用险峻雄壮来形容,是再合适不过了。
喜欢拈花惹草的我,回程的路上,边走边看路边的花花草草。
我发现,蕨菜在这里有两种,除了寻常可见子叶片尖尖、由小到大整齐排列整个大叶片也尖尖的的毛蕨之外,还有一种:子叶片和整个大叶片的顶端都较钝,形状明显和常见的毛蕨不同。形色一扫:铁角蕨,还有很多的药用价值。
还有一种叶子很好看的,形色验证,叫菝葜(ba qia),也有很多药用价值。
路边有一种开蓝花,叶片像柳叶的,叫蓝花草;
有一种叶子像桑叶的,有个有意思的名字,叫赤车,也有很多药用价值。
还有一种叶子有些像葡萄叶的藤蔓植物,居然叫高梁泡。据说结出的红色浆果——一串串红彤彤的泡子,外观像成熟的高梁穗倒挂在枝上,故而得名。
当然,开得最热烈的花,当属三角梅了。山野路边,一树红红火火,叫人好生欢喜。这也是我此次贵州之行,见得最多的一种花。
自然界的神奇和奥秘可真多,大七孔,也是植物的聚宝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