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那天,各家各户都在自己家里忙活着,准备丰盛的团圆饭,然后放鞭炮,预示着新的一年大吉大利,年年有余!
我们家也开始端菜上桌,不一会儿,一张小圆桌就被摆的满满当当。妈妈拿来4个碗,递给我和爸爸。可是怎么还多了一个碗啊?只见妈妈把碗轻轻的放在了我的右手边,故意说道“成双成对,一起吃啊!”,我一下就尴尬了。
第二天早上起床,爸爸煮了水饺给我吃,然后问我吃了多少个,我说10几个吧,结果爸爸说“22个”,这让我怎么接话呢?反过来反过去都是2,意思很明显了,成双成对!
结果,回家过年一趟,变成了爸爸妈妈明里暗里的催婚。转眼一想,那些小时候和我一起在河里摸鱼捉虾的表哥表姐们,如今都已成家,生了小宝宝,变成了爸爸妈妈,只有我一个人还在外面。作为传统家庭出身的爸爸妈妈,他们自然也着急了起来。
爸爸妈妈总说,不希望我将来会有多大的出息,只希望我有一个幸福的小家,从此过上平凡人的知足常乐的生活,相夫教子,其乐融融。可是,大人们所认为的对子女好而附加给我们的种种压力与束缚,真的是一种有益的爱吗?
后来和朋友们聊天,发现大家都面临着这样的一个问题:催婚。比如女生要早点谈男朋友啊,不然年纪越来越大可怎么办?男生则是被要求娶个媳妇回来,可别变光棍啊!以上这些问题,大多来自于传统家庭。父母为子女操心一辈子,从出生那一刻就盼着孩子快快长大,等到快上学了,又盼着孩子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最后顺利到大学。终于大学毕业了,又要担心孩子的工作,婚恋,带小孩等等。
父母的爱会伴随着我们的一生,他们总希望给孩子安排最好的一切,但是他们真的知道自己的儿女想要的幸福和快乐是哪一种吗?
随着我们的慢慢长大,父母在一点点的老去,我们每天在城市里以最快的速度接受着新鲜的信息和科技,而在老家的父母,他们的世界大部分还是以前的样子。时常说,现在的父母和孩子之间充满了代沟,这代沟是什么?是不同的世界观,可是我们该怎样向父母解释这一切呢?斥责父母的思想顽固还是给他们科普知识,两代人在婚恋的话题上如何达到共鸣?
我想了想,对爸爸妈妈说,他们担心的事情我心里有在意,也正在考虑,只是需要合适的时机,合适的人,希望他们不要担心我,我已经是成年人了,应该懂得规划自己的生活,工作,感情等等。没有规划的未来怎么会有动力努力去实现呢?作为已经24岁的我,已经可以独立处理好自己的事情了,他们只需要信任我和放手让我自己去寻找生活的幸福,实践自己的想法。
如果是你,你又会怎样和爸爸妈妈沟通呢?
2月份的空气里有着甜蜜的气息,过几天又要到情人节了,估计满大街都是幸福的身影和喜庆的声音。祝愿在看这篇文章的你,节日快乐喔!也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共同努力,认真工作,好好生活,向着各自的未来蓝图,加油,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