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点多,把这部片子一起看完。好几次忍不住落泪,看完眼睛红肿了。女主角丽兹历经苦难,影片最后她站在哈佛校园里、面对镜头向天堂里的妈妈分享了她的喜悦,美好的结局让人长长舒了口气。
影片记录了这个从纽约贫民窟长大的“不幸”女孩,父母吸毒、酗酒、最后又染上了艾滋,母亲还有精神分裂,丽兹和姐姐就生活在四处凌乱的家中。母亲第一次从戒毒所出来后,知道自己戒不掉已染的毛病,和姐姐搬回父亲的住所,虽然知道爷爷曾对大女儿做出乱伦之事。丽兹不愿跟随母亲,却心里依然充满对妈妈的爱和期望。为了照顾妈妈,丽兹也逃学了,不再去那个不欢迎她身上带着异味的学校,四处流浪乞讨。直到母亲去世,丽兹期盼母亲有一天能好起来、照顾自己的幻想终于破灭了,在陌生人的帮助下母亲被埋葬在免费的公墓里,没有牧师,没有墓碑,丽兹最终没有了眼泪,她决定要重新回到学校。
丽兹成功申请到一处公立教学点,她用超乎常人的加倍努力,一边打工一边努力地学习,用2年时间完成了4年的高中课程。期间在一次学校为优秀生组织的免费旅游中,丽兹参观哈佛校园,心里埋下了更高愿望的种子,最终她也成功申请到纽约时报的大学奖学金,正式进入哈佛校园读书。
影片名字虽然叫“风雨哈佛路”,但这并不是一部学霸养成记,其实三分之二多的篇幅都在“风雨”上,哈佛只是个很“偶然”遇上的结局。看过整部影片,将引起我共鸣的几处记录下来,也以此鼓励自己在人生道路上要更加勇敢、增加行动。
不抱怨环境 ,在这样的家庭中也仍对父母怀有深深的爱和感激
几次让我落泪的场景,都是丽兹和父母的沟通。第一个场景是母亲被强制带走解毒,丽兹追着警车,旁白说她知道母亲是深深爱着自己的,即使她什么也不知道;另一处让我忍不住哭到抽泣的是母亲去世后、在公墓里的场景,丽兹流浪时遇到的朋友在简陋的棺材上用笔书写上姓名和简单的一生,朋友们都走了,小丽兹趴到棺材上和妈妈做最后的告别,久久不愿离去;还有一个特别让人怜惜小丽兹的场景,是申请公立学校时需要监护人出席面谈、签字,成功和校长见面后,小丽兹送爸爸出来,站在路边鼓励在收容所的爸爸,感激小时候的爸爸给自己带来了不一样的思维,这些话带给爸爸愧疚,但也更温暖了小丽兹自己。
敢于梦想 也能付诸行动
小丽兹没有像姐姐那样选择忍气吞声的生活,也没有像流浪时遇到的朋友那样,自暴自弃,认为来自底层的人压根就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丽兹坦然接受所有的境遇,并仍从中去发现值得感恩和感激的美好,敢于梦想拥有更美好的生活,这是对生命无比乐观的态度。
只有梦想也远远不够的,小丽兹付出了比常人多的多的艰辛和努力。在请爸爸参加与校长的监护人面谈之后,父亲和女儿的对话中无意提到,她在8岁的时候就沿街乞讨,还把讨回来的食物冻在冰箱里。
丽兹在2年攻克高中课程时,更是不放过任何一分一秒的时间,总是学校最早到、最晚走的一个,地铁上,甚至在餐厅洗盘子时也要把学习资料挂在眼前。只有梦想而没有行动,则是空谈。小丽兹用她的行动收获了最终的梦想。
追求友谊 也保持思想的独立
丽兹在学校里遇到的好朋友,后来一起流浪,曾经一起哭一起笑,在妈妈去世之后好友也默默陪伴在身边。走失之后当再次在地铁口相遇,丽兹邀请朋友一起去了学校,鼓励她也一起读书,好友却认为这是“天方夜谭”还嘲笑了丽兹考哈佛的想法。
电影中刻意制造了一个冲突的场景,丽兹要去参加纽约时报奖学金的演讲,而好友拖着被收容所赶出来的行李要求丽兹陪她,丽兹摆脱了好友的央求,顺利通过演讲并获得奖学金。
看完影片后,我又找出主人公原型,现已成为美国励志演说家的Liz Murray 15分钟演讲看了一遍。
不得不说,Liz 是幸运的,而这份幸运来自她对生活的乐观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