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写作者,好比一只下蛋的鸡。在平平常常的生活中,或于草虫空气泥土中觅食,或以主人施得粱谷作为充饥。尔后在腹内产生鸡蛋,有了蛋,必然是一下为快,如果一直憋着一定会难受。当然,也有不下蛋的时候,那么就去休养生息。一切都自然而然。我愿做一只下蛋的鸡,并且希望下优质的蛋。
今天是2月18日,阳光照耀。可以说今天有点特别,我居然收到简书“简书创作者”认证通过的消息。我觉得这是一种认可,更是一种鼓励;其二就是想写日更二年的话题;再有今天办理了离职手续。于是,终于可以有闲心来写一写多日来想写的内容了。
收到“简书创作者”的信息,不由有一丝窃喜。在疫情阴霾之下,在离职之时,宛如给我送来一轮明月,高悬在茫茫夜空,清辉熠熠,感到有阳光照在身上的温暖。
想起是无意中看到简书创作者申请,就试着去申请,不记得是那一天,通不通过,也没多在意。
前几天,读简友愚人_2018老师的文章,他在一文中提到申请简书创作者的事,说被拒了。他说,“这说明简书的创作态度还是严谨的,严肃的。”我想也是这样吧。既然愚人老师都没有通过,我更是不能。因为我知道,愚人老师的文章在我之上,我曾在他的文中留言:读你的文章,是第一个让我感觉到“文学”的味道的。尤其是他写他的故乡程家墩以及有关写他的母亲的文章,语言平实,感情真挚,在字里行间。不说废话,不写多余的文字。在我心里,实在把他当作我的老师。而我通过了申请,我认为只是一点幸运,更重要的是简书对我的鼓励罢了。
我还知道有一位也通过了简书创作者认证,他是蒋坤元。我们互相并不认识。但我知道他,他不知道我。我毕竟是小白。去年,蒋坤元老师与寻虎老师俩人“打擂台”,现在来看,颇有点意思。这种热闹,让简书更有故事,我认为并不是什么坏事,而是一种推动。我虽不站队,可也因此让我在关注他们。我去读蒋坤元老师的文章,同时,也读寻虎老师的文章。
蒋坤元老师与寻虎老师的文章可谓风格迵异。简单的说,一个是做实业的热爱写作的作家;一个是写作从实践到理论都有一定水平的内行人。
开始我常觉得,像蒋坤元这样的有钱人,写作不过是沽名钓誉。因为我想,凡事都有因,有做它的目的。是为了名,为了宣扬他的企业吧。直到今天,我从他的若干文章中让我重新认识,原先不过是我的偏狭。他是真的喜欢写作,至少可以感受到,他写作也是一种表达,是一种快乐。他出书、办厂,不在话下。因此,在通过简书创作者这一点上,我倒是追平了他。他说:
“我感谢简书,今天我得到了“简书创作者”认证,对于一个热爱写作的人来讲,这个认证是非常有价值的!”
可以看出,不论是愚人老师,还是大咖蒋坤元,对简书创作者这一称号都是看重的。是有价值,意义的。
打开简书,显示的第一个页面就是:创作你的创作。我感到,现在有很多表面虚假的东西,为了追求利益,偏离原本。因此,我希望简书继续保持对写作对文字这一块的纯粹,不忘初心,做一个真实写作的文化平台。
因而在收到简书创作者通过的时候,我首先想到两个词:写作与创作。
查阅:
写作
“简单来说,写作是生活中与人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的一种方式,就像我们平常说话一样。写作就是用笔来说话。
写作是人类精神生活与实践的活动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创作文学作品重要的途径。
写作就是客观事物通过作者的主观意识在恰当的文字形式中的正确反映。”
创作
“只有实际通过语言、文字、符号、线条、色彩或声音等媒体表现了某种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人,才进行了创作。
具体创作对象的差异以及三要素(创作目的、创作对象、创作原则)的不同组合方式使得创作方法具有无限丰富的形态。风格的多样反映了创作方法的多样。对创作方法与世界观、文艺思潮及风格流派的关系问题等,作出新的解释。”
对以上我的理解,可以说创作包涵了写作。也可以说,从写作到创作,可以看作是一种提升的要求。
在简书,对创作给出的解释是:优质原创。
我所写的百分百原创,这个没问题。要说优质,我自知差离的不是一星半点。如果把优质比作100分,我通过了认证,不过才10分而已。并且还是一种鼓励的打分。我深知自己写作的粗劣。也因此在得到这个称号的时候,感到是莫大的鼓舞和支持。
也因此,在开始写这篇文之前,我想出了本文的标题,或者说是一种决定,那就是:2020.继续我的写作。
为什么说是一种决定?
一个是我已经日更二年了,新的一年还是否继续日更,我一直没有决定。加上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我的写作会受影响吗?
在今天收到简书创作者的认证消息后,推动了我做出继续日更下去的决定。我说的是继续写作,不是创作,一个是因为我单纯的是写文,写散文,单一。二个我自知,仅仅写作,水平还十分有限,低劣。我要继续写下去,我要向各位多学习,多读好书。把这条路坚持走下去。
再说说我的日更。
要是在以前,尤其是刚入简书的时候,那怕写个十万字都激动得要写一篇文字来纪念。如今,就算日更过二年了,我心平静如常。并没有多少高兴,和称耀的心情。反而,有一点不安。你想,都日更写二年了,写出来的文自己还是不满意,甚至有越写越不如的感叹。这也是在2月8号日更满二年的时候没有马上去写文纪念的一个原因,实在没有什么值得一写。今天来说一说,我想也是告诉其他的写作朋友,日更并不难,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只要你愿意写,并且喜欢去作,从中感到快乐,尽管去写好了。二年算什么,十年都可以,写一辈子成为可能。
二年来,且不说写作有多少进步。在此过程中,相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就值得高兴。如愚人老师:写作路上有一定收获,写文,为人实在。在写作,生活上堪称一位好的向导,老师。一念花开花满径:一直鼓励支持关注我的朋友。微风轻扬晓月寒:她主写小说,而我却是被她的散文吸引。文字灵性,飘扬。感情却有一种感伤,凄美。驾驭文字的能力,可谓手到自如。这三位我们都加了微信的,成为朋友。还有齐帆齐,在简书也是一位大咖级的写作者。那时我想,她的知名度影响力我远达不到,但我想,我要追上她的写作字数。现在这一点,我早超过她了。
还有俩位,先于我关注我的大神级的作者。一个是李砍柴,想必大家不陌生。实际上,我也不认识他,现在我都不知道他是男人还是女人,看他简书上的图像,我真的难以判断。这样说,请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是我对李砍柴不了解。但人家是大咖,自然出现的机率高。自关注我后,时常去读他的文章。评判不敢,但我从他的文字中,真切的感受着他的感受,他对自然乡村的喜爱与沉浸其中的快乐满足,让我感到这是一个与我在某些地方上有共性的人。显然,他的文章是不错的。而我所写的,就显得稚嫩了许多。再一个就是寻虎,我不太知道像他们这样的优秀大神是怎么关注我这样一个小白的?是不是我还有那么一点被他们欣赏的地方。我倒不是妄自菲薄,而是真的感到自己的差距。感谢你们对我的关注。
除此之外,还有因为我带动来到简书的朋友,有不下十位吧,他们虽没有写文,可以推断,他们也是喜欢文字的,却成为了我的粉丝。因此,我要真诚的感谢他们对我的支持。
可以说,写作与我的生活已不可分隔。
现在我辞职了。一下子感到像是离婚一场,眼见着一个家,尘归尘土归土。感到之前上班的日子,突然远去了,跟自己再没有关系了。在得到“解脱”的同时,也有一种伤感。接下来是对生活的考虑。或者说,对生活的计划安排,而不是盲目的走。
就像现在的疫情带给我们的思考一样,生活得做一定的准备,贮备。不然,风雨来临的时候,难道要流落街头吗。
在当前,有一件新事物渐渐的走进了我的生活。它就是:打坐。大概是受读林清玄菩提系列书的影响,或者是缘分所致。打坐实际上,可以说是对佛的信仰。
想到打坐,去查阅打坐的姿势。这几日,我并没有规定,想到打坐时就打坐,打开大悲咒,心经来听,一边听,一边打坐。一般二十分钟。在进入打坐一开始,脑子里一直在东想西想,本意想静,在这个时候,反而更活跃。渐渐的,跟着佛乐,有那个意念,再渐渐的,心静下来,但仍然做不到无我的状态。同时在想,那些修行的人,他们打坐修行的状态,一定是慈眉善目的。我立刻就感到自己的表情是严肃的。于是马上换出微笑平和,我仿佛就看到对面坐着同样的一个我。然后,感觉到身置静处,有翠竹依依,有松风阵阵,有山泉潺潺。晨钟暮鼓中,或许那种简单的生活,不为世俗所扰,会成为我的向往。但同时我问自己:如果真的如所修行,是不是就没有世俗的烦恼,心静如水了呢?我真的不知道,没有人来告诉我,给我答案。
但我感到打坐的一种快乐。对它的这种感受,与对读书的感受有一些相同。会让我一时走进去,忘却眼前的不快乐,感受其中的人事,便是另一个境地了。
这次疫情,对我是一次冲击。就像我说到打坐一样。是一种内在的,精神上的影响,指引。让你的思想认识发生变化,对自己的生活态度的影响。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这种影响,在潜移默化中渐渐的凸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