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看到小学生自杀的新闻让我不禁想到,现在的家长对孩子学习能力的过度重视,反而忽略了培养他们的社会能力,近期看《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书中介绍一种叫“我能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我很期待,希望学习这种思考技巧,培养孩子解决冲突和与人相处的能力,引导他们自己解决问题。接着给大家分享这种方法的优点和字词游戏:
一、“我能解决问题”方法的优点
能够帮助孩子思考他自己及其他人的感受、他的行为的后果,以及其他的做法,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其重点是教孩子如何思考,从而让他们能自己决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那样做。
二、“我能解决问题”的字词游戏
“我能解决问题”的全部内容——以能帮助孩子思考问题并得出结论的方式与孩子谈话。
1、解决问题基础的六对字词:
01、是/不是(没有):这对字词很容易理解,可以随时随地玩儿。
我和宝宝早起尝试玩,对话如下:
妈妈道:“我先来,曼曼是个女孩,而不是一只小兔子,对吗?曼曼还不是什么呢?”
宝宝咯咯地笑道:“我不是小刺猬!”“我不是鳄鱼!”
最后我俩痴痴地笑起来。
02、和/或者(还是):希望通过熟悉这两个词,能够帮助孩子以后遇到问题时考虑多种可能的解决办法。
当我们去超市买水果,我对宝宝说道:“现在我们来看,我是该买苹果还是香蕉?还是苹果和香蕉一起买?”
“好啊,妈妈,苹果和香蕉一起买。”
“好的。但我只能选一种果汁。我是该买葡萄汁还是橘子汁?”
“两个都买!”
“不行,今天我只能选这个或者那个。”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都可以玩这些字词游戏,很有意思。
03、一些/所有:这两个字词会帮助孩子理解,一个解决办法可能在某些时候管用,但并非在所有的时候都管用。
04、之前/之后:是思考后果时需要考虑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让孩子认识到:“我打了他之后,他才叫我绰号的”。
05、现在/以后(稍后):能帮孩子处理无法立刻得到想要的东西时的失望情绪,能帮助孩子学会等待,让他们思考:“我现在不能玩那个玩具。我可以以后再玩儿。”
06、相同/不同:这两个解决问题的字词能帮助孩子思考:“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可以有不同的感受。”而且,他们会明白,相同的问题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与孩子日常口语运用以上字词,在游戏中运用,
2、找到练习的时间——日常活动中,随时随地进行
这种方法最实用特点之一就是它的灵活性。这些字词游戏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方进行。
我们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使用字词的时机,比如吃饭时、在食品杂货铺、看电视、在汽车里、穿衣时等。
3、在遇到问题时反复使用这些字词,能改变孩子们对问题的看法。
4、对行为的反应,运用到生活:
当你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互动时,问他们:“你的做法(抢玩具。分享玩具等)是好还是不好?”(要经常问这个问题)
当孩子抱怨着寻求你帮助时,告诉他们:“我现在不能和你(讲故事、玩),也许稍后我可以陪你玩一会,你现在可以想点不同的事情来做吗?”
在日常活动中运用这些字词,可以教孩子把字词和游戏联系起来,甚至在“我能解决问题”对话的较早阶段,孩子们就可以开始用解决问题的法方式来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