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天是天地阳气初生的时刻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年之计在于春”,从这句俗语中,可以看出 人们对春天的期望。为什么春天这么重要呢?按照中国历法的划分,“立春”表示一年春季的开始。
立春俗称“打春”,农谚中有“春打六九头”的说法,就是因为立春一般在冬至数九后的第六个“九”开始,一般在 公历2月4日或5日。我国古代历法将立春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 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意思是说东风吹,大地开始解冻;
立春五日后,地底蛰伏的昆虫开始出来活动;再过五日,冰封的河水也开始解冻了,鱼当盛寒伏水底,天气渐暖阳气上升之时,鱼儿便会背着尚未完全融化的冰片浮到水面上。 将立春作为春天的开始还是有些说道的。
众所周知,我国自古为一 个农业国,收成的好坏关系着国家的安定、百姓的安康。因此,每年的春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全在于阳气之功,只有土地积聚的阳气充分时,农作物才能健康地发芽和生长。立春之后,阳 气的一半已分布于地面上下,这时候进行耕种,由于土地中已经积聚了足够的阳气,农作物便可茁壮地成长。
如何才能知道阳气是否已经积聚起来了呢?据说办法是句芒想出来的。句芒为远古时期著名的东夷族首领少嗥的儿子。少嗥(hao)率民迁居黄河下流后,要求部落由游牧改为耕作,他派自己的儿子句芒来管理这件事情。句芒在冬天即将逝去时采来河边枯萎的葭草,然后将其烧成灰,藏在竹筒里。等到竹节内 的草灰浮扬起来之时,表明阳气上升,春天来了,于是句芒一声令下, 大家开始翻土犁地,准备耕作。这一天,也就是我们现在的立春。
既然要开始耕种,耕牛自然是离不了的。但老牛此时还沉浸在“冬眠”的甜睡中,必须把它叫醒才行。但牛是人类忠实的伙伴,如果用鞭子将其打醒,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于是句芒又想了一个办法,他让大家用泥土塑成牛的模样,然后鞭打土牛,真牛也被这响声惊醒,于是就乖乖地拉犁, 配合耕作了。所以至今许多地方仍保存着立春之日鞭春牛及祭芒神的习俗。
春天为阳气生发的季节,这一点不仅对农耕重要,对于我们人体养生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认为: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 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春三月”指的就是农历正月、二月、三月,从立春一直到立夏这一阶段。什么是“发陈”呢?换个通俗的词来讲,“发陈”就是推陈出新的意思。春天草长莺飞,万物复苏,天地之气都一起生发了,所以“生”是春天最大的特征。
此时养生也应与自然界的自然环境“合拍”。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中医养生最讲究“天人合一”,立春后自然界的寒气渐渐减少,阳气开始回升,人体的“生物钟”自然也应该与之相适应。单从作息时间上来讲,就要做出适当的调整,由冬日的“早卧晚起”改为“晚卧早起”。 就像一句流传已久的养生民谚中说的那样:“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为什么要晚睡觉呢?因为春天白昼的时间变长,黑夜变短,人体也应根据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而做出适当的调整,平时休息时可以适当晚一 些。但大家需要注意,我们所说的“夜卧早起”中的“夜”指的是天黑的意思,也就是说天黑下来了,你也就该歇着了。因为相对于冬天来说,天黑的时候要晚一些,所以睡得自然也就晚一些。如果你以为春天就可以熬夜了,那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熬夜最容易伤害的就是肝胆两经,而春天正好是肝气健旺的时候,同时也是肝脏最脆弱的时候。如果此时把肝气伤到了,肝功能的活动跟不上春季气候的异常变化,很容易导致肝脏疾病,这也是春天肝病多发的原因。所以说晚也不能太晚,十点上床睡觉最好。有些人可能觉得十点钟睡觉有点早,睡不着,这里教你一个办法,就是临睡前捶捶背。
我们知道,督脉循行于背部,而督脉总督一身之阳 气,且人体五脏六腑在背部都有俞穴,拍打背部便可振奋体内阳气,促进气血运行,调和五脏六腑,从而起到消除疲劳、宁心安神的效果。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梅女》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既而握指细擂,如似团 絮相触状,体畅而不可言;擂至腰,口目皆慵;至股,则沉沉睡去矣。”由此可见,捶背对于促进睡眠是很有好处的。捶背时注意手握空拳,力度以能使身体震动而不感到疼痛为宜,速度以每分钟60~100下为好,捶背的时间大约15~30分钟,坐着站着均可。
未完待听
﹀
本文节选自《春夏秋冬说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