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各路神仙在微信圈中发表层出不穷的祝福,一如情人节、母亲节、教师节般热闹,大家在虚拟世界里尽情转发并抒发着对“孝道”的理解与感悟,希望“孝道”的践行能融化在每一天中,而不是一个节日的感动,给人有一种“自慰”的错觉。
今天也恰是我跟随“有读”,读完台湾女作家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与我前面研修的《论强者》、《实现者》有着异曲同工之效。都是在解决“如何实现自我成长”的问题,而德芬则以女性细腻的笔触,釆用情节化的讲故事手法,把她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心灵成长问题,抽丝剥茧、层层分解,运用佛教的放空、道家的无为、心理学的通心等方法,以心理咨询的写实手法,让阅读者感觉身心灵讨论变得可接受、不枯燥。当然,解决问题是最主要的。
一、我是谁
作者从“我是谁”这一命题开始。女主在风雨交加中,带着疲惫与不快和心灵导师——老人开始了对话。“我是谁”、“我不是谁”、“我们到底想要什么”。这些问题已经让我脑子一团糟。就如老子所讲的“道可道,非常道”。能用语言讲清楚的又何需讲?而讲不清楚的又如何讲?
最终老人告诉我们:人类所有的受苦根源就是来自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我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这就是要求我们要有觉察之心,与自己通心,透视自己。
“如果月亮代表我们真正的自己,而且它是无法用言语具体描述清楚的东西,那么我们所有用语言去描述它的尝试,就是这根指向月亮的手指,而不是真正的月亮”
因此,我们常常感觉不快乐,是因为失落了自己。人生如一场戏,我们总在各种角色中游走,以致于与真我失联,不知道自己是谁。其实内在的真我始终没变,而隐秘在潜意识下,目睹着我们的成长。
老人告诉我们: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即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
二、未知的自己
老人为若菱画出了一个同心圆,开始解决“我是谁”的问题。同心圆层层叠叠,而圆心写着真我/爱、喜悦、和平。(这五个字可参照许金声老师的《你的能量级别》,这是很高级别的能量,其前有中立、主动、宽容、明智。而我们的能量级别大多处于中立以下,通心力往往不够,包括与自己的沟通)。
同心圆可以代表我们人类的心理机制,真我是被团团包围,很难碰触得到。而外面的圈圈是什么?
老人围绕同心圆层层推进,循循善诱:
1、“小我”的产生:与真我的联结是不易的,当我们与真我失联时,人类还要得到“自我感”,于是我们向外发展,认同我们的身体、情绪、思想、角色、身份、外貌与服饰、工作从家庭财产等,而一般人所谓的“小我”“自我”产生了,汲汲追求外在的、物质的东西、以寻求满足。
任何能丢弃自己不实的身份认同,而且不被自己的思想、情绪以及身体所限制和阻碍的人,都能展现出真我的特质。
2、这个世界是什么组成的:能量。
运用《心经》中讲的“实相”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理解“空”的含义,比如一块毛巾,直观是物质,而拆解成原子、分子,甚至更小,粒子占据很小空间,实际为真空,而且在不停的消失和出现,如音符不断变化也就是能量。书中让我们参考日本一名江本胜博士的《水知道答案》。
不仅是所有眼见的物质,连看不到的声音、思想、意念、情感,都是某种有特定振动频率的能量啊!这真的是很好玩的一个观念。
人类能量的源泉在于真我/爱、喜悦、和平,但由于联结通道堵塞,失去能量来源,所以人类不停向外求取,以获得能量。更糟的是,与他人争夺能量。比如单位中互相较劲,以争夺能量,控制他人、获得关注、认同、喜爱,或者证明自己是对的、好的、高人一等、不一而足。
物以类聚:就是能量振动频率相近的人。
3、潜意识与情绪模式
潜意识是一个看不见的世界,但主宰着我们外在世界。我们的意识、自我的了解、思考、理性、判断、感情都是从潜意识来的。我们在意识层面对自己一切的认知、喜好,只是占了我们自己全貌的1%而已。潜意识是非常强大的力量,它对我们的自我有完全的影响,而它的99%是我们所不知道的。
情绪模式是不断重复做某件事,我们某些神经细胞之间就会建立起长期且固定的联系,比如每天生气,感到挫折,那么就会每天都要为那张神经网络接线和整合。即会制造事端来喂养这些情绪。
人生模式变数很多,了解自己、觉察自己,才能懂自己,与真我相通。可以用肯定与否定两方面来读。
如果你的人际关系一再出现相同的模式,比方说你的同事、老板和你相处的模式,不管你走到哪里都碰到同样的人、同样的事、同样的互动方式,这时你就知道是潜意识的一个模式在主宰你的命运和行为了。即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4、打破身体与真我的障碍
原本身体与真我是一体的,在现实的冲下产生幻觉,认同了分离。甚至这种无以名之的不安全感和分离感,就变成了一种存在性焦虑,成了每日生活的背景音乐。这层障碍如同黑暗一样,无法去除,未一能做的,就是拿觉知之光照亮它们。用瑜伽的呼吸、意念重新和身体沟通。
身体是寻找真我的必经之路,因此我们必须呵护自己的身体,不然寸步难行时,讲心灵的追求也是枉然。包括:健康饮食和健康运动。
与真我的联通,就要知“担心”是一种情绪投射,也是最差的礼物,不如给他祝福。
老人让若菱抄写《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中一段值得思考的文字,若菱的情绪也因此舒复很多:
我有一副身体,但我并非自己的身体。我可以看见并感觉到我的身体,然而凡是可以被看见以及被感觉到的,并不是真正的观者。我的身体也许疲惫或兴奋,生病或健康、沉重或轻松,也可能焦虑或平静,但这与内在的真我全然无关。我有一副身体,但我并非自己的身体。
我有欲望,但我并非自己的欲望。我能知晓我的欲望,然而那可以被知晓的,并不是真正的知者。欲望来来去去,却影响不到内在的我,我有欲望,但我并非自己的欲望。
我有情绪,但我并非自己的情绪。我能觉察出我的情绪,然而凡是可以被觉察的,并不是真正的觉者。情绪反反复复,却影响不到内在的我,我有情绪,但我并非自己的情绪。
我有思想,但我并非自己的思想。我可以看见与知晓自己的思想,然而那可以被知晓的,并不是真正的知者。思想来来去去,却影响不了内在的我,我有思想,但我并非自己的思想。
我就是那仅存的纯粹的觉知,是所有思想、情绪、感觉与知觉的见证。
三、做情绪的主人
1、情绪的障碍:指我们身上存在的无聊、焦虑、恐惧、悲伤、忌妒、愤怒、不安、不耐烦等负能量,形成“痛苦之身”并存在于我们身体中,以痛苦为食,并形成自己的能量场,以食痛苦为生,同时会制造一些事端来产生它所需的情绪维生。(即胜汰)
2、情绪的体验:情绪如同我们都生理,不可能没有,但它来了又会自动离开。所以不要有意抵抗,越抗拒越持续。
3、情绪的疗愈:让这个压抑、隐藏多年的能量爆发岀来,用不批判、不抗拒的态度,在全然的爱和接纳中去经历它,是走出人生模式、茁壮成长的契机。
给予有效发泄,学会对事实的臣服,并对自己说:“我看见我在寻求被背叛和被欺骗的痛苦感受,我全心地接纳这种感受,并且放下又对它的需要。”
我们不知道一切问题都是出在我们自己身上,只要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心境,所有的外境,包括人、亊、物都会境随心转。
A(事件,永远是中立的)—B(个人的想法)—C(不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