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平凡的世界》中与周围人最格格不入的大概就是孙少平了。因为家庭条件原因,孙少平高中毕业之后没法和田晓霞一样上大学。当初家里供他上高中已经非常吃力,高中毕业后的孙少平相当于失业了。他做过一段时间老师,后来学校撤走了。去县城找过工作,但一直没有合适的。
再后来哥哥孙少安的砖厂走上了正轨,但孙少平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意留在哥哥的砖厂。同样是出力气赚钱,在别人眼里没有什么不同。再说给哥哥打工,不比给老板打工好。孙少平一直要走出去离开双水村,因为那里虽然是生他养他的地方,但他一直不属于那里。
二
和哥哥孙少安不同,双水村不仅是孙少安的家乡,还是记载着他的青春与荣誉的地方。孙少安十八岁就做了队长,后来带领着村里人实行土地承包。开砖厂自己条件好了还给村里修学校,孙少安在双水村是数一数二的名人。但是孙少平年少离家求学,比周围人多读了几年书,因此他知道双水村之外的世界。
他一直想出去走走,他不知道自己属于那里,但他知道自己一定不属于这里。我理解孙少平与周围人的那份格格不入,这份格格不入恰恰是一些在北上广的打工人特有的体会。融入不了的大城市,回不了的家乡。你看起来是城里人,但是你在城里没有家。你的家乡还有你的亲人,但是你们聊天的话题已经不是一个频道了。
三
再后来孙少平去了大牙湾,很多人都觉得下煤窑又苦又累还有生命危险。但是孙少平义无反顾地留了下来,因为他觉得他属于这里。哪怕后来他发表了几篇文章,有了更好的选择。哪怕他为了救其他同事因此受伤,都没有要离开的想法。就像他的领导说的,他们是出力的人,是没有办法。
而孙少平当时已经是小有名气的作家,他是有选择的。孙少平在大牙湾考上了技术大学,工作中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几篇文章也已经被更多的人熟知,唯一的遗憾就是与他相爱的田晓霞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他。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世界,也有自己愿意为之付出和坚持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