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那种饥饿感?仿佛一种野兽,眼睛通红,欲求不满。像溺水的人拼命寻找一根稻草一般。
我一直有。
初中时期的饥饿感
关于饥饿感,初中时期的印象最为深刻。最初的,关于饥饿带来窘迫感的记忆。
每天吃过早饭,刚上完早自习的时候,肚子就开始咕咕直叫。
一直以为,是自己不太正常。即使长大后,明白可能因为那个年龄段正在长身体,每个人需求不同。但是那时,是不能明白的。
只是觉得为什么这么饿。是一件无法解决的另自己为难的事情。
有时,第二节课的课间,同桌会和后排的两个同学凑钱或者轮流买东西吃,每次,都都有我的份,会分给我吃。
热乎乎的包子,捧在手心,暖在胃里,瞬间的充实。
至今记得那种温度。
可是,我没有钱。至于为什么没有,我不能理解,也没有询问的意识。
只是,自己没能力回报,觉得难堪。
好在,同学们从来没有跟我计较过,甚至连一次玩笑都没有开过。
我从来没有忘记过他们的名字。
那时,我记住了食物的触感。冬天的包子,是热乎乎的。夏天分给我的冰棍,是那么凉爽,蔬菜小饼干上的葱花香味那么诱人。
第一份工作领来的微薄工资,我都用来买了零食。每天下班都买。黑暗里,一包一包拆开来吃。包装纸哗啦啦响,吃很久很久。
尽管被同室的妹妹抱怨,那样的声音打扰她睡觉。但是,我不能控制。
其它什么也不做,也做不了。只是在黑暗里,感受到自己为什么那么饿,我需要很多很多食物,很多很多,明天也要,后天也要,永远都要。
胃里有个洞,填不满的那种。
那么长久的饥饿感的记忆。
亚当的苹果带来的惩罚
也记得小时候一次贪吃的后果。
不记得是弟弟先提出,还是我自己贪吃。想拿家里买的瓜子来吃。可是,挂在墙上,年龄太小了,够不到。
于是,踩着墙边堆起来的面粉试图去拿。
然后,几袋面粉倒了。
压着我,也把门给挡住了。弟弟吓哭了。
我大概没有什么反应。那时的胆量还是挺大的。
记得母亲叫了邻居家的大男孩儿过来帮忙推门。
最后,好不容易把门推开,面粉移走。
母亲抱着会哭的弟弟。
再次,让我跪下。
我当时就显露出倔强的性格。我也不哭,也不说话。
只是心里在想,为什么面粉压到的是我,不问问我有没有受伤呢。
为什么只是想吃东西而已,要受到惩罚呢。
为什么弟弟不用受到惩罚呢。
很多疑问,永远停留在某刻,没有答案。也不可以有答案。即使有答案,也是自己不能够接受的。
“美味的土豆丝”
很小的时候,学会的第一道菜,是在煤炉火上炒土豆丝。
那时候,家里特别频繁的菜,便是炒土豆丝。这也成为亲戚口中的美谈。“他们家孩子,特别好养活。一天三顿天天吃都不会腻。”
我首先是不讨厌它的。但是,也不知道,还可以换什么菜来吃呢。
我讨厌的菜,是冬天里用酱油加水炒好的白萝卜。或者白萝卜加白菜。
记得的一次美食,是在过年时候,那次做的白菜炒肉,夹在烧饼里,满满的肉汁味道。一直记得那种满足感。
我不是那两条可爱的鱼,我的名字叫多余
我是老大,所以,母亲工作顾不上做饭,我要自动分担,我要做饭给大家吃。
初中暑假时,有一次很糟糕的关于做饭的记忆。
她在阳台工作,告诉了我怎样烙饼。
我去试。
说了温水,我没有概念,用成了热水,面团成了湿湿的疙瘩。我也很焦虑,很着急。
她狠狠责备了我。
大概用词,就是笨,没用,这类。记得最清楚的,只是当时的感受。很受伤。
我在分担你的难处。我是个孩子,没人教我。我自己也很无助。
可是,为什么换来的是羞辱。
下一刻,她看到两个弟弟在客厅玩,一种只有小孩子才能玩的天真的游戏。
两个人光着身子,在过道里泼了水,像鱼一样滑来滑去。
她被他们的可爱感染,一直在笑。
这种对比,让我很受伤。
躲进自己房间,锁上门。
听着外面他们的嘻笑声。
也用盆子给房间泼了水,坐在床边,双脚泡进水里。就这样感受着这种凉。
接下来,听到小姨来到家里。
听到她听小姨抱怨我的这种罪恶,十恶不赦。如何如何地笨。她无法解气。
我在房间听着。无法发声。
我真的是这样的废物吗。
我没有发声的权利。
后来,大概有一段时间,我爱上了这种感觉。
躲进房间用水冰着脚的感觉。
直到他们发现,指责我木制家具的底部因为浸泡发生了变化。
童话里的灰姑娘没有水晶鞋
我热爱童话故事。所有童话都会有狗血的一致的幸福结局。
可是, 我没有水晶鞋。
(一)
有一段时间,没有学业,也没有工作。关于自身和所有发生,太多问号。
可是,没有人会问我的感受。如我知道的那样。
我的任务,便是要给他们做饭。这无关想不想做。
做完饭,等他们回来。指责我。
我的生命,便是接纳一些必须的任务,然后,战战兢兢等待被指责。
我是她眼中的一根刺。总有理由指责我或者贬低我。
而我,不被允许反驳。
最后,我只能做好饭,等到他们回来,自己便出门去。就在村子外的路口站着,无处可去。
估算着大概时间,他们应该睡了。再回到自己的房间,锁上门。
夜哭,对于我来说,比吃饭更像一种习惯性的行为模式。
只有夜晚,大家都睡了。我才不会被伤害。只要他们不醒来,应该就没有人会伤害我了。
但是,不能出声。
或者躲在被子里,捂住嘴巴。或者,抓着自己头发揉搓着脸痛哭,压制自己的声音。或者,会扇自己巴掌,责备自己。
不敢发出一丝声音。
我会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什么都不要了,可以吗,我不敢了,我什么都不要了,能不能放过我。
我要什么,不过想要爱。
(二)
还有一段时间,外地出差便是我的工作。是为他们出差。
很多次,是深夜到达的班次。我自己从火车站打车到家,他们都已经睡熟了。第二天,才会发现我回来了。
是的,从来没有人接送过我,没有担心过我一个女孩子安全不安全。
只会在我外面工作有不懂的地方时,电话里着急地指责我。
然后,啪地一声,挂掉电话。
我只是被动,没来不敢主动去挂电话。
我再害怕,也需要等待那声冷冰冰地“啪”。代表,她已经说完了。
再疲惫的旅途回来,只要不出差,还是默认的,或者说已经变成了自己的强迫症,要给他们做饭的。
记忆里因为做饭最痛苦的一个月。
她连着要吃饺子。我听见就觉得可怕。
包一家人的饺子,从做馅,揉面,到包好,煮好,很麻烦。我不想做。
可是,什么时候由得我表达自己想不想呢。
只要她说,今天吃饺子。我就嗯,去执行。
然后,做好会指责我笨,包的有大有小,看你擀的是啥之类。
就是在这样长久的挫败感里,关于做饭的自信心全部消失。会焦虑。会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
直到后来,自己因为一锅饭做的自己不满意,就会发狂,陷入焦虑。觉得自己完蛋了,什么都做不好。
这还不够。
她还要吃薄的烤出来的煎饼。
要先揉面,一张一张慢慢擀,先做成薄薄的烙馍,然后,一张张在平底锅里烤成焦的,像苏打饼干一样。
擀成薄饼,对我来说,是个技术性很高的难题。
她总觉得很简单。
可是,我不知为何,就是不能跟她一样熟练。只能硬来。一点点把面推开,再压,再推开。
连着要求吃。我的手心骨头,很疼。
可是,我没有说过妈妈我会疼。也没有说过我不想做。知道自己没有权利。
一次她生病了,说要吃汤面。
给她做好端过去。她挑衅地问,是不是放味精了。
——嗯,放了。
——全倒了去。
于是,我把一锅面条全部倒掉,重新做。
我不知道她会因为什么就对我发脾气。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做错事。然后,被惩罚。这种未知的恐惧。
你的生日只是你的受难日
24岁生日那天,清晨醒来,穿了粉色的毛衣,白色的纱裙。扎了两条辫子,还戴了蝴蝶结。
给自己生日的仪式感。
我心里祈祷着,我没有别的想法,没有别的渴望,我也没有心愿,我不需要心愿,如果她今天能够不找茬不指责我……但是,可能吗。
听到熟悉不过的简短的话。
“今天中午,吃饺子。”
“好。”
嗯,她不记得我的生日。
听到开门声,她回来,先进来厨房。
看到我在包饺子。
然后,跟预想一样,真的又是指责挑剔。
委屈到极点。这次,逃了出去。
阳光下,在哭。
羞耻感暴露在阳光之下。
走到公交站牌下,不知道去哪。
一会儿听到她打电话,回来吃饭吧。
我隐藏情绪,很平稳地柔声说,不吃了,我有点事情出去一下。
那一晚,在一个河边坐在很久。
一个头上戴着白色蝴蝶结,身上穿着粉白衣裙的女孩儿。可是,看到的河水是黑色的,粘稠的,像黑色的蜂蜜,像黑色的膏体,根本不可能流动。
我大概明白,有点糟糕。因为自己心里的感受什么样,看到的事物便会呈现出相应的样子来。
可是,我该怎么办呢。
你今天想吃什么 饿吗
已经不记得那是自己几岁的一天,大概也是二十多岁。总觉得是很久之后,很多年后。
有一天中午,母亲突然随口问,中午想吃什么。
我吃了一惊。内心波动很大。怎么可能。我听到了什么。
一天里,五味陈杂,根本不能平息各种情绪冲撞。
想哭,却不能称为感动。用委屈来解释,也不全对。用感到恩赐来表达,也不合适。还有质疑,不相信这是真的。
是惊动。
她居然问我想吃什么。
不是只有我照顾她,不是只有她想吃什么我做了也不能另她满意。她居然……。
我陷入困惑。自己的委屈,那些内化的愤怒,那些自责,那些疑问, 无处安放。
有一次外地出差。第一天认识的需要合作的同事,晚上请我吃饭。
他局促地说,我也没什么钱,只能够请你吃饺子。他说,这家饭店饺子很好吃。
饺子端上来。我尝了一下。
他看着我,认真地问,好吃吗?
我被刺激到。放下筷子,跑到洗手间痛哭不止。
有一次,一个朋友问我,饿不饿。
我便记得,他是对我很好的人。
我无法抗拒这样一句简单不过的话。
是,我成为那样的姑娘。
会因为一个面包的诱惑,就愿意交付自己。我没办法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常识性的三观很正的行为。
因为,我连一个面包都没有。
而那个人没有给出面包之前,我一直告诉自己,我不需要面包,我也不可能得到一个面包。
可是,面包出现之后,为了那个面包,我是可以做出任何伤害自己的事情的。觉得被伤害也没有关系,我需要那个面包。
没有温暖,所以到外面四处寻找。遍体鳞伤。却只是一个又一个只能尘封的秘密。
寻找真正的自己
今天和朋友去看了张楚的商演。
他唱,没人知道我们去哪儿,你要寂寞就来参加,你还年轻,他们老了,你想表现自己吧。
坐在一起吃饭时,我说,我需要先打破依存关系,才能切断要挟和控制。
经历一些震动是必然的。
但是,只要这个震动,我跨过去,这个天秤两端的重量就会不同了。
我不清楚如果不是在这样的家庭中,一系列的经历,我的本质上天性上会是怎样一个我。是可爱,活泼,浪漫,率真,还是善感,多情,豁达等等 。或者被隐藏的那一面,也不是真正的我,也只是在被压抑下形成的一种人格。
我想去靠近一些事物,自己心里想要去靠近的都去试,然后,应该能找到真正的自己。太想知道,究竟真正的自己该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