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宝贵的药,就是治疗、挽救那些麻木不仁的人。《呐喊》中,一篇《药》深深吸引了我的注意。华老栓为救儿子小栓买下了一个馒头,一个“人血馒头”,一个为革命牺牲者夏瑜的鲜血蘸成的“人血馒头”。这个“人血馒头”成为治病的灵药。看到这儿我便为夏瑜愤愤不平。夏瑜是为了人民的解放呀!是为了华老栓的一家呀!
青少年时期,我们常常借“现在是叛逆时期”来伤父母的心,在学校,老师为我们心情工作,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他们准时到校。也许在课堂上,我们看见的是老师的喜笑颜开,可谁又知课外老师的愁肠百结,也许在课堂上,我们面对一道难题,经过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解,我们便会豁然开朗,才觉得如此简单,可有谁又知课前、课后老师花在这一道题的精力、时间、心血有多少?老师善意的批评,心里便抱怨,老师一时改错题,便心生怨恨,老师的千叮万嘱,换来的却是学生的毫不在意,这真比啖老师的骨肉还疼。夏瑜、父母、老师面对那些不理解他们的人,就如同李商隐“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最宝贵的药莫过于此,而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呐喊》中,《明天》是最能体现母爱的伟大。谁曾想到一个弱女子单四嫂子失去丈夫后,要抚养唯一的儿子。日夜不停的纺棉纱,就是要救她的儿子。
错误不是永远错的,而是可以弥补的。《药》和《明天》,一个是夏瑜的无私奉献,一个是单四嫂子的伟大母爱,在这两者之间,他们的爱最令人敬佩的,因为他们不求恩惠。而对于那华老栓,我想起了鲁迅先生说的“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可贵的”是啊,没有国魂,国怎能支起?所以,我也要呐喊,对天,对地,对山,对水,呐喊!我要呐喊——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