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对碎片阅读的声讨从未停止,但最近连续几天都看到相关文章还是感觉有点意思。
本文参考公众号“吴晓波频道”11月28日文章《你每天刷10个公众号,却什么都没学到》、公众号“印象笔记”12月5日文章《碎片化阅读怎么就一文不值了?》
一、第一篇文章《你每天刷10个公众号,却什么都没学到》从如何收集有效的碎片信息和如何提高消化能力提出建议。
1、过滤信息
(1)收集信息: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少关注自己完全不熟悉的领域;
**(2)基于问题搜索信息:带着问题去阅读。这种方法虽然从小就知道,但很少有人实际运用,比如最近人民币贬值铺天盖地,看了那么多文章,估计大多数人对贬值原因和如果理财还是没啥概念,多半只会说是“特朗普认定中国是汇率操纵国所以对中国下手了”这种路边下棋老头的观点。
2、提高消化能力
(1)整理笔记:最近我也在试用思维导图,确实对阅读有帮助,当然也可尝试康奈尔笔记等方法;
(2)费曼技巧:放这个名词纯粹是抖机灵,意思就是要教别人、自己先学会。
二、第二篇文章《碎片化阅读怎么就一文不值了?》从碎片阅读和深入阅读分别讲述两种阅读方法适用场景不同和目的不同。
深入阅读是为了培养思维、启迪心智,而碎片阅读是为了增加知识的广度、迅速获取知识。
其实,两篇文字都不深入,但提到的问题都值得自我反思。上学经常炫耀记忆力,高中时背诵古文和英语文章基本全文通读一遍、逐句记忆一遍,仅需两遍就可以完整背诵文章,所以早读基本十几分钟就完成任务,然后找出其他作业去做,看着同桌继续痛苦背诵。可工作几年后,和身边同龄人交流,普遍都出现了过目就忘的情况,这似乎是主流人群,但也存在过目不忘的人,多半是在工作或经过深思熟虑的场景中。
两篇文章指出的解决方法也很明确,自己读完后深入思考。唯有把文字承载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想法,才算是吸收。
最后,良心推荐思维导图这个工具,五分钟就可以学会,如果能再佐之以《这或许是目前最好用的记忆方法——定桩法》进行记忆,那效果一定棒棒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