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和朋友一起饭聊起通货膨胀率,朋友直接说通货膨胀率是多少,就得出结论货币贬值了多少,这和我最近听到北大金融课有出入,因此我从网上找了相关资料,也好搞清这两个概念。
一、什么是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指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是不同的经济范畴,但两者又有一定的联系,通货膨胀最为直接的结果就是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是与流通中货币需要量有关:即多发的占流通量的百分比,每流通100就有20是多发的,即20%
通货膨胀率=(发行量-流通中需要量)/流通中需要量
二、什么是货币贬值率?
所谓货币贬值率,是指由于货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货币贬值,货币贬值后和贬值前相比所存在的比率,我们称为货币贬值率。纸币贬值是因为纸币发行量多了,所以与纸币发行量有关:即多发的占发行量的百分比,每发行100就有20是多发的,即20%
纸币贬值率=(发行量-流通中需要量)/纸币发行量
三、两者之间的关系
这两个概念的是有密切联系的。当一国发生通货膨胀时,肯定意味着该国货币的贬值,物价的上涨。这 是学生容易将这两者混为一谈的原因。但是这两者并不是一回事。通货膨胀率是指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 要的货币量之比 , 用以反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程度。在实际中 , 一般不直接、也不可能计算通货膨胀 , 而 是通过价格指数的增长率来间接表示, 其往往根据物价水平的变化来衡量。 用公式表示为:通货膨胀率 =(现 期物价水平 — 基期物价水平 )/基期物价水平。 而货币贬值在现代纸币制度下是指流通中的纸币数量超过所需要的货币需求量即货币膨胀时, 纸币价值下降, 购买力下降。 货币贬值率用公式表示为:货币贬值率 =(流 通中的纸币数量 -货币需求量 )/货币需求量。其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直接根据货币购买力的变化来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