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流行一句话:工作之外的8小时,才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根本的差别。哲学家梭罗也曾说过,“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的有意义,我希望活的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然后从中学习,以免让我活在生命终结时,却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一直以来我都待在象牙塔里面,暂时不涉及到工作,单看学习成绩,那些学习成绩好和不好的同学,差距基本上都是在课余时间产生的。别人在睡觉,他们已经起来背单词;别人在玩,他们在做数学题;别人在逛吃逛吃,他们已经回到教室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别人在路上闲聊,他们在思考第三宇宙速度和自己人生的关系……
在我看来,只有在课余时间自己独处的时候才能静下心来思考人生的意义,想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样的人生。也偶尔和身边的同学探讨这个话题,很多人都觉得,下班后(晚上十点离开实验室)已经很疲惫了,回到家里,什么都不想干只想葛优瘫,生活就是“上班-下班-看电视剧/打游戏/逛淘宝/看八卦-睡觉”的无限循环。但还有一些人,在8小时工作之外的时间里也活力十足,学一门外语、健身、烘焙、画画、写作、摄影等等,好像根本没有疲乏的时候。
在去年11月份以前,无论是上班时间、下班时间还是周末,我天天待在实验室,把那儿当成我的家,所有的喜怒哀乐全都围绕着实验室,做实验、处理数据、写论文、完成老师师兄师姐交代的任务、偶尔和师姐妹们发发牢骚。生活方式单一,时常觉得很无助,觉得自己像个无头苍蝇一样不知道未来在哪里。直到后来每天坐在实验室觉得身心煎熬——腰酸背痛、眼睛酸涩,深刻地意识到我的生活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除了工作,我应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生活。
之后有意识地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提升自己,具体是这样做的(按事件开始的时间顺序写叙述的):
首选健身(每周三、四次,5:00~7:00 pm),是因为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年龄段,身体都是革命的本钱,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人开始出现衰老迹象,身体各项机能也会大不如从前。去年11月份进入健身房请了私教,学习正确的健身流程、了解健身行业,和教练一起训练的过程收获满满。基本上保持每周三、四次的频率,每次热身(8~10min)+力量训练(20min)+有氧运动(25min)+拉伸(10min),很多次在健身房里看着镜子里的自己,都不敢相信那个美美的姑娘就是自己。健身是一个不断自我塑造的过程,让我的生活更充实,也让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做微商(时间较随意,基本每天闲散的2~3h),源于妈妈的关节疼痛问题。没有做微商以前,以为它是个很low的职业,净看着朋友圈里的那些微商天天刷屏直到忍不住屏蔽掉他们。自己做了微商以后,当然前提是自己体验过安全有效,发现微商起步并没有那么容易,需要学习很多东西,产品知识/营销策略、如何更好地与人沟通交流、更好地进行时间管理、完成消费者和卖家的心里转换、如何对钱有更强的感知能力、管理好团队等等。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面对别人的不理解、质疑和闲言闲语时,内心不断强大直到可以坚持做自己。微商的优点是时间地点不限制,空闲时间就能做,可以轻松实现不出门就了解各行各业人的生活状态,不断刷新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既然要做,就做微商界的一股清流,做个不刷屏的、有情怀的微商。
持续写作(每周三次,8:30~10:00 pm)。随着年龄增长,会发现越来越重要的两项技能是:嘴皮子(演讲与口才)和笔杆子(写作)。从一开始天天为写什么发愁,到现在偶尔灵感来了敲起键盘刹不住车;从一开始把它当成一件任务完成,到现在把它当成生活必须。这中间也经历了很多心路历程,虽然目前写的还远远不够,但是我相信我终将会写的很好。
财富自由之路专栏学习(每周至少学习5天,12:30~13:00 pm)。一直深知,富人和穷人最主要的差别就是思维方式。起初被战友们偶尔分享的笑来老师的思想观念所吸引,期望不断修正自己的某些陈旧思想。有钱不是最终目的,自由(财富自由、精神自由和时间自由)才是。
当然这当中有过纠结、精力分配不过来烦躁、压力大紧张甚至想要放弃的时候,可是我坚持下来并已经适应了这样的生活节奏。毕竟所有让人变好的选择,过程都不会太舒服,这才是生活。我坚信,如果八小时之外的时间不挤出来,终将一生碌碌无为。希望所有积极向上、渴望美好明天的人(当然包括我自己)都能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写在最后,和大家共勉:
“如果现在你已经觉得自己很厉害了,表示你站的水平线还太低,还没看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更精彩的风景,这时候就要赶紧把自己拉到更高一阶的层次上,你马上就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你就会懂得谦卑,懂得学习更精进。
太骄傲会让你看不到眼前的精彩生动,因为你已经把学习的窗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