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一个代沟,当我们越长越大,很容易发现和父母能说的话越来越少,可现实中有的父母成了孩子终身的良师益友。那些能够与孩子平等对话,尊重理解孩子的父母,难道从不发脾气?他们除了友善的态度,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又用了什么样的秘诀?
两位都养育了三个孩子的母亲所著的《如何说孩子才肯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向父母们展现了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语言的魅力和力量,不威胁、不命令、不吼叫,孩子依然会和我们合作,依然能够学会自立和规则,父母们所要做的就是改变我们惯性的语言思维和上帝的评判视角。
该书成为了美国家庭教育十大畅销书之一,销售300万册,长踞美国图书排行榜,出版20年畅销不衰。这本书从多个案例出发,用有趣的漫画和生动的提示,告诉我们如何用合适的话语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情绪,如何和孩子解决问题,如何表扬和纠正孩子的行为等等。那些养娃路上屡次上演的哭闹喊叫,试着用作者的语言技巧加以演练,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情绪平,沟通畅。在我们义愤填膺、需要宣泄的时候,有人义正言辞的说不能乱发脾气,后果如何?如果可以暴力相向,他估计得成肉饼了。换位思考,我们常常站在高处俯视宝宝,他一哭一闹,常常被认定正干着没理的事情。书中告诉我们孩子有权利伤心难过,妈妈的崩溃常常太快了。只有接受孩子的感受,帮助他面对,好的感受才能出现好的行为。四个抚平情绪的技巧可以尝试:全神贯注地倾听,用嗯啊回应,准确说出感受,用幻想的方式帮他们实现愿望。哭声是孩子情感的宣泄,此时他可能只需要你的拥抱和简单的话语,长篇大论的说教和建议只能适得其反。
屡教不改,尝试新语言。接受孩子的情绪就意味着肯定他的明显的错误行为?不,情绪可以抚平,行动依旧受限。但是吉诺特博士言“在一个相互关心的亲子关系中,是没有惩罚的,一个孩子应当经历自己不当行为所带来的自然后果。”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历史不应该反复上演。书中告诉我们7个代替惩罚的技巧,而我运用的最娴熟的是提供选择和请她帮忙以及解决问题。虽然丫头仍然会有随意的对不起和屡教不改的行为让人上火,我会耐着性子告诉她“对不起意味着改变,对不起意味着采取行动,虽然很高兴听你说对不起,下一步想想怎么办”。然后试着用7个技巧之一循环使用。不是每次都管用,但情绪上少了很多对立。
表扬到位,肯定进步。指责、挑毛病太轻而易举,尤其是对孩子们。我们常常批评很快,表扬太慢。外界经常会告诉孩子们他们做错的地方,而父母的工作就是让孩子知道什么是他们做对的地方。肯定对的行为,才会有正确的进步。表扬孩子也是一门艺术,父母们常说的“你真聪明”、“你太棒了”“你比别的小朋友强多了”,这些对比和抽象的形容词,对正确的行为激励无甚好处,反而会起到不好的作用。合适的赞赏话语书中是这样总结的:用赞赏的语气,描述孩子的行为,表达自己的感受,一个词语总结孩子的行为。尝试以上四个步骤,多给予正向的话语,会收获孩子点滴的成长。
真实的孩子,比乖孩子更重要。孩子本身是有情绪的,期望她时时刻刻都是笑颜常开、听话做事,是父母们的私心作祟,没有谁是那样长大的。如果真有,这个孩子的生活是被压抑着的。为了得到赞美或者规避什么的“乖宝宝”,更加需要引起父母们的警惕。让孩子从父母们标签中走出的方法比如让孩子无意间听到你对他的正面评价,以身作则,记住孩子的特别时刻,寻找机会让孩子看到全新的自己等等。发现真实的自己,接受这样的自己,是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时刻。能够参与这样时刻的父母是骄傲的,我们成了孩子成长的助力,而不是成为他的障碍。
语言的传承深受环境的影响。那些习以为常,无意识地伤害心灵的话语,常常不是一句对不起可以轻易消除影响的。语言所具有的杀伤力和持久性也会反噬自己,尤其对探索中的孩子。学习这本养育的宝宝的书,学会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感受,言传身教,我们的孩子不管在童年、少年、还是成人都会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