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关于写材料的一点后话
这篇流水账应该不能再被叫做“公务员“日记——显然我早就不是了。这算是在辞职两年后的一次回顾,对当时武断地对”写材料“这项劳动所下结论——是一种无聊的洗脑——进行的反思。
首先,“材料”的定义范围是否应当扩展至大部分的文案、软文、宣传稿件、机关文件,甚至一部分所谓的“文学”,而非简单意指机关部门的公文和宣传稿。一切并非发于热情的文章,一切充满利益诉求的文字,一切强行鼓吹的价值观,一切压榨思想的土壤中结出的果子,是否都可以被叫做“材料”。在“材料”中文字脱离灵魂,被物化为工具,目的总是为了能够简单高效地种植与收割。
在还是很混沌的时候,我单纯地以为逃离了一处“材料”苦海,便能步入理想国,而现在发现自己陷入的越来越恐怖的现实是,当你只有这一门手艺能创造价值,不,能创造需求时,就已经被缚上了普罗米修斯的枷锁。事实是这样的,我从一个写公文和宣传稿的地方辞职,来到另外一个地方,继续被要求写另一种形式的材料,说的时髦一点叫做“微信推送”。
现在依然会经常对着电脑敲好多字,当然,我给了这项运动一个更神圣的名字——“写作业”。每天都在写作业,只是在上交后这作业的痕迹也就彻底地从脑海中抹去了,所以,回首时仍不知每天在写些什么。
日复一日地吐丝结茧,自己却越来越恐惧,恐惧只是被抽打着输出,没有源头活水,在习惯了驾轻就熟的模式后,再也写不出别的东西——如是便真正被榨干淘汰掉了。我想这大概就是模式化材料文案带给个体最大的伤害。
其次,俗话总说“古今文章一大抄”,但互联网时代的“CtrlC”和“CtrlV”几乎是侮辱了“抄”这个字。幼时背诗,总能背出无数相似的句子,“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平山栏槛依晴空,山色有无中”,“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被称之为“化用”和“用典”,既是炫技又是再创造,甚至出于蓝而胜于蓝,产生新的美感。而今白话文已经通俗到无需作解,掉书袋也掉无可掉,只好伸手拿来了。
我爸说在电脑未出现的时代,他们写材料会将自己关在档案室一整天,泡好清茶,翻阅小半年的人民日报,才在台灯下展开信纸,拿沾着蓝黑墨水的钢笔书写。不知是不是回忆总是会被美化,我至今依然喜欢过去的这种慢吞吞的加工,至少需要的资料是在脑袋里过了几遍后才凝在笔下成文。
现在身边常有人说,“我一上午就能拼一篇论文”,“一个小时就能把文章凑出来”,并且带着某种莫名的骄傲感,好像是一切都是以“快”来衡量。当然,前提总是写的东西是“无意义的”、“无趣的”,诸如千夫所指的“材料”——因为无意义,所以没有必要浪费心力。我亦不知这是对还是错,曾经深恶痛绝过,现在才发现所有人都置身于“材料”的长河,目之所及尽是文字拼成的序列,真正的严肃文学反而被挤得边缘化了。
而我自己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也是在五六年如一日地输出各色各样并非发于心的文字。大学时在网站实习,每天负责改写别的网站上的新闻,然后拟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标题吸引点击;到报社做记者,写着候鸟式新闻稿,把通稿修修剪剪,中间拼上被采访人的话语;后来去做公务机关的文秘,编着没发生过的好人好事,大喊口号和标语;现在写作业,写论文,写关于电影的微信推送,从电影网站上拼凑关于导演和电影的评论,仿佛自己真的是一个高尚的、纯粹的、脱离低级趣味的影迷……
在生活的一切节奏不遗余力加快的时候,文字的获得越来越廉价。我常常担心,在不久的将来,也许所有的创意和思想都能被编成数据和程序,“写材料”这种工作也可以由计算机取代,那时不知以材料文案谋生的人都转行去了哪里。
再次,关乎到个人的生存幸福指数,在每天都需要交稿的日子里,“材料狗”们如何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个问题因人而异,总得扪心自问,想要怎样的生活。是不着感情地写着模式化的材料、软文,如同酒肉穿肠过,不需动用大脑这台机器;还是在痛苦中反抗,最终远离文字输出工作;或者真正修炼到以写材料为乐,视之为游戏。在对材料避之不及的时候,我选择了第二个,并且以为这便是终点,现在又来到下一个中转站,发现同很久以前、以前、不久以前做的几乎是同样的工作。
大概每个心头有热血的人都不会觉得幸福,但我们无力改变现状,只能改变自己。当我对曾经、现在以及今后将要从事的工作看得愈清的时候,知道自己处于一个牢笼,大概是从很久以前,十几岁摸到各种小说、散文时便注定好的命运。高中学理科的我大学违逆着父母选了新闻专业,之后一个为我算命的先生做了个写字的动作,说“你以后只能吃这碗饭了”,他是说“只能”,当时我却兴奋不已,对未来的一切浑然不知。现在后知后觉,才明白当才能支撑不了去随心地创作时,只能做这种文字加工工作。以前哭天抢地过,以为是不公,现在想来一切都是公平的,积聚多少能量,才能创造多少价值,从来都是不假的。
每个写材料的人,总得反思一下,自己在写什么样的文字,是否让这些文字因你而和其他的文案有那么一点不同,该如何与这些你并不爱的孩子们和解。最后,必须必须读书,必须不断汲取知识,总有一天能以更柔和的目光去看待曾经的枯燥工作,和那些并不光鲜靓丽的日子。
我不知道还要在这条路上跋涉多久,但我知道目标在哪儿。
王霄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