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第十五章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始可与言《诗》已矣 !”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问了个问题,贫穷却不谄媚,富贵却不骄奢,这种行为怎么样?你看孔子的回答就不用否定贬义的词汇了,回答说可以了,但是呢,不如贫穷却仍能怡然自乐,富贵却仍然谦逊好礼。这立马一看,老师就是老师,所言能进一步启发他人。子贡提出的标准在孔子看来应该是符合仁礼的最低限度了。穷人不谄媚,富人不骄奢,社会就很和谐了;但是呢,若穷人虽穷而追求精神上的乐趣,富人虽富而热爱礼数,那社会就会其乐融融,比和谐更高一个档次了。若我们现在是这样的社会该多好!

想到这,我感觉在中国,人们仇视富人,但是个个又想变成富人。也不是说都仇视那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富人,但是人们都会有疑问他们的钱到底干不干净。会这么想也是人之常情。此处不细表。但是当我看到,现在身边同学不停奋斗,都希望通过自己的汗血做出一番事业的时候,立马信心爆表,赶忙去做自己的事。不能退步!相信未来一定是好的。

子贡读了《诗经·卫风·淇奥》里面的一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了感悟,便向孔子请教,问这句是不是比喻治学、修身要精益求精。孔子大悦,说可以和赐讨论《诗经》了,因为子贡掌握了类推比较的方法。孔子教学讲究“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可见其弟子也是这么来训练自己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