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了解孔子的主要形象以外,进一步探索孔子的主要思想。在《论语》和其他的儒家文献之中,记载了很多孔子对当时、对世界,尤其是政治的治理国家的一些看法。孔子的思想是非常丰富的。我们主要以《论语》为主要依据,分析一下孔子思想的一些片段。
首先,是孔子的思想核心:仁。在《论语》中"仁"这个字总共出现了109次之多,相比较来说,出现的频率越多,说明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夫子比较关注的,。
在孔子之前,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用"礼"来进行概括。"礼"是孔子之前中国文化思想的一个主要的内涵。在《左传》中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所有的人都应该按照礼仪去做事情。
《论语》中,孔子当然也非常重视礼。"礼"在论语中出现的频率仅次于"仁"这个字。相比较来说,孔子在传承先代礼乐文化的基础之上,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思想。这个独立的思想,我们可以用"仁"这个字进行概括。那么仁具有怎样的内涵呢?
孔子的弟子曾多次向老师提出了这个问题。孔子在不同的场景之下,对这个仁进行了不同的回答。这些不同的回答,实际上都是孔子仁的思想的内涵。
在《论语.颜渊篇》中,他的弟子樊迟向老师问仁指什么?孔子的回答非常简洁、明快,就是爱人,这是仁的一个重要的内涵,这是仁的一个博爱的情怀。
在《论语.学而篇》中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崇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里的的“泛爱众"和《颜渊篇》中的"爱人",结合起来就是仁的一个重要内涵,博爱是仁的一个最基本的,也是重要的内涵之一。
在《论语.颜渊篇》中,孔子的另外一个弟子颜渊,也向夫子询问什么是仁?这时候孔子对颜渊的回答是这样的,他说,我的仁呢?是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个片段中他说克己复礼为仁,是仁的一个重要的政治的内涵。在这里所说的礼主要是指孔夫子最为推崇的,西周时期周公所制定的那一系列的关于国家的政治制度和人们行为方式的规范的内涵。所以,复礼主要是恢复的意思。恢复复兴西周初期周公之礼,这是仁的另外一个内涵。
《论语.颜渊篇》中,孔子的另外一个弟子仲弓,向夫子请教仁的内涵。夫子又做出这样的回答。他说,出门如见大宾,士明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我们在这里要提取出来这八个字,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字文字比较浅显,但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意思是说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把这种事情,强加到别人的身上这样一种要求。对于我们今天现代人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甚至群体和群体的关系之上,国与国的关系上。我们都可以从这句话中找到启发,这也是仁的另外一个内涵。
其次,我们再谈一谈孔子的义利之辨。义,就是应该做的道德规范。利,比较清楚,就是对物质利益的一种追求。在义和利这两者之间,孔子首先告诉我们,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的合理性,所以在《论语.里仁篇》中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现在的生活之中,我们也可以感觉到,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追求富贵是我们的一个愿望,而沦为贫贱,实则是我们所不愿意的事情。这是对个体来说,那么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呢?对一个治国者来说,更应该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使国家处于一个安全的状态之中。所以在《论语.颜渊篇》中记载,子贡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就告诉他,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一个国家的领导者,就是要让老百姓生活无忧。国家是安全的,这样老百姓才会信任这个领导者。从这里可以看出来,无论是对个体的人和家庭来说,还是对一个国家来说,首先保证人生存的安全。这是最基本的。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一个代表人物,他也承认了这一点。
但是呢,我们刚才是说对普通人来说,那么孔子对他的弟子们的要求,不仅要做一个普通的人,还要做君子。"君子"在《论语》中一般有两个含义。其中之一就是贵族,这种从身份上来说的,从血统上来说的,贵族就是君子。其次,主要是从道德和学问来说。我们在这里取第二个层次的含义。做一个崇高道德和广博学问的人,这样叫君子。孔子都希望他的弟子们要成为一个君子。作为君子,就不能像普通人那样,他的生活整天都是围绕着怎么去解决自己的生计问题。所以他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也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不忧贫。
君子一说,尤其是孔子,要求他的弟子作为一个君子的要求来说,要做一个具有崇高道德境界和广博学问的人。在生活之中,如果受到贫穷的威胁的话,就是在义和利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就要选择义,而舍弃利。
所以,夫子提出了一个观点,叫君子固穷。一个有崇高理想道德的人,矢志不渝,为了自己的理想奋斗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碰到困难。所以这个是君子固穷的意思。君子固穷,并不是说君子一直是非常贫穷的。就是说在追求自己实现理想的时候,难免就会遭遇到困境,叫君子固穷。所以孔子对他的弟子颜回大家赞赏。虽然颜回生活在贫穷之中,但是孔子仍然称赞他是一个贤能的人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君。他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作为君子,有一个更高的要求,这种更高的要求,就是说在义和利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要明确的要求选择义,而舍弃利。就像《论语.里仁篇》所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要在义这上面做的明白;而小人喻于利,小人在这里边指的是普通的人。孔子对自己的地址的要求要超越一般普通的人,做到君子。在《卫灵公》中,他提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我在追求自己的理想过程中,哪怕是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也要舍弃自己的生命,来维护自己的信念。在义和利的关系上,孔子的基本思想认为,义远远比利要重要。那么"君子固穷"、"君子喻于义,而小人喻于利",这些话经常让我们会理解孔子对物质利益不太关注。甚至我们刚才已经说过,孔子首先承认人生活在世间,满足自己生活基本需求,实际上是合理的,而孔子追求的是如何让一个国家变得强大?那么对于一个治理国家的人来说,发展自己的物质生产,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是一个基础。
在《论语.子路篇》中,记载了孔子到卫国去,孔子和他的弟子冉有的一段对话。这段对话可以典型的代表孔夫子对治国的理想,也可以看出孔子的经济思想是有层次的,有系统的。
有一次孔子到卫国去,冉有给他驾车辅佐他。孔子一到魏国,看到魏国的都城。他说,魏国的都城朝歌,原来就是殷商王朝的都城。这里原来是一个大都市,虽然经过战乱,在后代的发展中,仍然人口众多,人口众多,实际上是一个地方繁荣的重要标志。所以孔夫子一到魏国的都城就赞不绝口。他说这个地方太繁华了,一看大街上有那么多人,就是"庶矣哉",庶,就是人口众多,是城市繁荣的一个标志。冉有跟在老师的后面说,魏国人口固然多,但是要治理这个国家的话,还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呢?夫子就说了,富之,就是说让魏国的人变得更加富有。那已经富裕起来了,还要做什么呢?冉有进一步追问。夫子给了简洁的回答,教之,就是教育这些人民,让他们具有一种崇高的文化素养。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从"庶→富→教",一步步的提升,我们可以说庶、富、教是孔子系统的治国的经济思想。能看到孔子思想的另外一面,孔子的系统的经济思想。
孔子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所以他在教育他有非常丰富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我们可以从这几个层面去理解。
首先是有教无类,《论语.述尔篇》中记载,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与《卫灵公》中说的"有教无类",他是孔子一生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在孔子之前,中国也有很高的教育水平,但是那时候能够接受教育的主要是贵族子弟,普通的的草根阶层平民百姓,那是没有机会能够接受教育的。孔子在中国的历史上是第一个大力兴办私学的人。所以对于来自社会不同阶层的人,都给予他们很好的教育,没有本质的社会差别,这就是所谓的有教无类。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第一个方面,孔子破除了现代社会的那种教育等级体制。从具体的教育内涵来说,孔子有明确的教育大纲,这个教育大纲,我们可以以《论语.述尔篇》中的记载来作为它的内涵,文、行、忠、信。
或者叫,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德、仁、艺、文、行、忠、信,要求我们可以说是孔子的教学纲领,教学的主要指导思想。这里的道就是儒家的理想。这里的德就是孔子,要把每一个弟子,每一个年轻人培养成为具有崇高品德的人。第三个是依于仁。仁是孔子的主要思想。这个主要思想也是孔子的教育思想。下一个重要内容,游于艺,艺有小六艺和大六艺,是具体的教学知识。小六一就是礼乐射御书数等,德育体育治愈甚至包括以乐为代表的艺术教育的内涵。大六亿,那就是《诗》、《书》、《礼》、《乐》、《易》、《春秋》,这些先代的典籍,后来成为儒家经典的主要代表。这里的道德仁艺文行忠信,可以把它理解为,孔子的主要的教学大纲。
在教学方法上,孔子和他的弟子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许多对后代富有教育意义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论语.述尔篇》中所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我们经常说,教学方法中有一种最好的方法叫启发式教育。它是要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在“愤”、"悱"的前提之下,出来的一种高的要求。那么"愤"和"悱"就是学生们,他的学习是主动的,在主动的去学习的时候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由于思考而找不到答案,不得其解的时候,内心有一种不满足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该用启发式的方法,去引导他。所以我们讲启发,是要有一定的条件的。那么这种条件夫子在这里说的是“愤"和"悱"。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用启发式才是有效果的。否则再用再用多的启发式教具,如果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对问题主动思考的这样一种心理状态。那么启发式教育实施的效果也是不会好的,这是启发诱导。
第二个是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夫子在自己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使用的。后来被总结为我们中国古代教育中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论语》中记载因材施教的这种方法有典型的案例。
例如《论语.先进篇》中说,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比如在《论语.先进篇》中,子路同其他弟子问老师同样的话。夫子给予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回答。子路问夫子,听到了一件事情,我们是不是马上就要去付诸行动呢?夫子对子路的回答是这样,他说,你有父亲和兄长在,不要听到了什么事情要做,马上就付诸于行动。这是夫子对子路的一个回答。
另外一个弟子冉有,向老师问了同样的问题,说,文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听到了要做的事情,是不是马上要付出行动的?孔子给予明确的回答,说,那是的。听到了应该做的事情,当然要马上付出行动了。
另外一个弟子公西华听到了夫子对子路和冉有向他询问同样的问题,而夫子做出不同回答的时候,感到非常的困惑。所以他问夫子,为什么会这样对待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回答呢?这时候,夫子开始解释。他说,因为子路是个鲁莽的人,所以我要说他听到的事情不一定马上要行动。意思是说,凡事要三思而后行。而冉有是另外一种性格的人,冉有做什么事情总是退退缩缩的,不敢勇往直前。所以我要这样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求"指的是冉有。他做事情的时候,总是非常的犹豫不决,所以我要鼓励他,果断起来。而子由也就是子路这个人比较鲁莽,所以我叫他做事情的时候要好好的想一想。
这是一个因材施教的典型的案例。
那么,关于仁的回答,夫子也是这样的。仁是孔子的主要思想,不同的弟子在向老师请教仁的内涵的时候,夫子也是给予不同的回答。
比如说《论语.颜渊篇》中颜回问仁的时候,夫子的回答是,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弟子仲弓问仁的时候,夫子的回答是这样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司马牛问仁的时候,孔子的回答说,仁者其言也忍。
樊迟来向夫子请教仁的时候,夫子的回答是爱人。
在《论语》中记载不同的弟子向老师询问同样的问题。夫子针对每一个同学不同的性格和他的背景,给予了不同的回答。这也是因材施教的典型的范例。而且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关于仁的不同的解答,让我们也充分的理解了孔子关于仁的内涵。实际上是非常丰富博大精深的,值得我们后人好好思考,这也是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在《论语.先进篇》中,还进一步记载到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和因材施教的实践。孔子根据弟子们不同的特长,分类进行教育,所以就有了"孔门四科"的记载。
比如说,德行科的代表: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科:宰我、子贡等人;政事课的代表:冉有、季路等;文学科:子游、子夏等。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前面的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我们把它称之为叫"孔门四科"。颜渊等十位弟子分别是指四个科目的代表人。我们今天所说的四个专业的代表人物,这就是"孔门十哲"。"孔门十哲"分别代表着孔子的弟子,在不同的方面的特长。这是孔子采用因材施教教学方法所获得的效果。夫子培养出具有各个专业特长的弟子。这也是孔子作为一个教育家,在因材施教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的一个代表。也是我们所讲的孔子的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