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
这几天读了王安忆的《长恨歌》。
一开始有一大段的景物描写,细致描摹了上海的弄堂,讲了流言,介绍了上海的闺阁,城市里的精灵鸽子,以及弄堂里的典型女儿形象,这么一本薄薄的书,开头这么一大段的景物描写,不免有些头大,真的是很劝人离开的,我是看完了第一部,才重新读的开头。
不得不说,王安忆是写人心的高手。灵魂捕捉的能家。小说写的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上海还未解放时期,居住在上海弄堂里的一个小姑娘的成长史。由于目前只看完第一部,不能有通篇的评价。
上海,在未解放之前,被称为孤岛,由于有各国租界,免受战乱侵扰,各色人等聚集,纸醉金迷,引领一个时代的风尚潮流。我们以前从电视上看到的咿咿呀呀的歌女啊,叼着烟斗的老爷啊,穿着旗袍的姨娘啊,都是那个时代那一地域的真实写照。而《长恨歌》中的王琦瑶,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
王琦瑶生在一个普通弄堂的普通人家,普通到文章里都仅有一两句关于她父母的描写,因为,她以后的世界,是她普通的爹娘无法把控和影响的,是她走向自由、光鲜亮丽的生活道路上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存在,是连影子都不存在的存在。王琦瑶的前半生,影响她的是她的几个朋友。
她的一生的改变,是从去电影片场开始的。朋友经常带她去看拍电影的片场,于是,她就此认识了电影,见识到了不一样的人生。而因为一次失败的试镜,在她的心里留下极大的震撼。人生如梦,亦真亦幻,电影里的世界,是虚幻的,是隔着纱看天,那是一个现实中的她,无法企及的世界。而后一切生活轨迹的改变,都与那一天的试镜有关。
而后,她参加了选美大赛,得了第三,被称为“三小姐”。早在她刚一参加选美大赛,试镜时候的导演就好心提醒她,不要参加选美,那不过是人间的虚幻,一片浮云,看上去夺人眼目,可是转瞬即逝,是过眼烟云,是留不住的风景,竹篮打水一场空。要多虚无有多虚无,这就是虚荣。年轻的姑娘,一心向往自由、向往解放的女孩,如花似玉的年龄,心高气傲的年纪,此刻怎么能听得进去这样的老生常谈,她向往的,是更加广阔的世界,她想看看她的美貌能支撑她走多久,她希望她能改天换命,是的,她没有出生在一个优渥的大家庭,她没有洋车洋房,她就是普普通通通的一个弄堂里的姑娘,偏偏,老天给了她一个倾国倾城的美貌,这就是她的资本,现在你要一颗冉冉升起的、浮躁的心,突然偃旗息鼓,她怎么甘心呢?
老天给你的桂冠,都是暗中标好了价格的,你获得一些原本不属于你的东西,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有时它是一生的幸福。
果不其然,后来,选美成功的王琦瑶,做了别人的金丝雀,成了一个有权有势人的二奶,而等待她的,又将是怎样的名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