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察自已的情绪:你此刻在恐惧什么?

​​“在我安坐于此的当下,我并不害怕,现在,一切都很平静,没有什么好怕的,既没有人威胁我,也没有人想抢劫我。但是在这一刻的背后,我的内心深处正在挂虑着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或者担心过去发生的某件事卷土重来。因此,我所害怕的就是过去和未来。正因为我把时间分为过去和未来,思想念头便趁机提醒我:“小心,不要让它再度发生”或者“你应该防患于未然,前途可能有危机,虽然你现在拥有一些东西,将来却很可能失去它。也许你明天就死了,也许你的妻子会抛弃你,也许你会失业,也许你永远也无法成名,也许你会变得很孤单,因此 ,你最好为明天多做些准备。”

——摘自克里希那穆提的《重新认识你自已》

恐惧是生活中最大的问题之一。陷入恐惧的心,通常是困惑而矛盾的。我观察自已的恐惧,确实是很多时候恐惧的都是过去发生的事,或者未来还没发生的事,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当下,好像就不恐惧了。

晴天出门时,有些人不享受当下的晴天,而是在担心恐惧自已没有带伞,一会下雨怎么办?但如果真正下雨了,此时你还担心吗?是不是只在想办法找地方避雨?根本不会想着去恐惧。过去和未来其实都只是“海市蜃楼”,只有当下才是实相。

恐惧未来的事,未来不一定发生。如果它不发生,我们的恐惧就是多余的,不是吗?如果会发生,也就是未来的当下正在发生的,当下就是事实,现在就是当下。我们必须正视当下,面对事实,不逃避。而当下要发生的事实,即使你过去有很大的恐惧,也避免不了当下事实的发生。

比如我之前恐惧我的闺蜜不和我一起工作,后来真的发生了。当它发生的时候,我当时一点都不恐惧,而是很淡定地去处理。一天内就找到人代替她的职位了,而且这个人现在做得也很好。而我闺蜜辞职的这个事实会因为我曾经的恐惧而避免吗?不能!而且事实上它发生了,我一点都没恐惧,而是正视它,面对它,解决它。


我们恐惧其实大部分源于自已的不自信,自信是关于自已的事,而我们恐惧的却是外界情况。外界我们是没法控制的。比如我,我恐惧我某些优秀的员工辞职,如果我有自信能找到适合的顶替,那我还会为此恐惧吗?肯定不会。所以我要做的是从自身出发,建立人力资源这方面的自信,而并不是在恐惧。

我们在谈恋爱时,会恐惧对方哪一天会离开自已,婚姻中会恐惧对方会不会出轨。而不是完全享受当下的爱。若对方想离开你,你恐惧就能避免吗?我们要做的是让自已自信,从自已的身上出发,让自已绽放出生命的美。倘若有一天,对方真的离开了,你的生命已经在绽放,你也不会再恐惧对方离开了。但如果你一直在恐惧中过日子,你只会错过享受当下爱的时机。

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还没到,也未必发生。只有当下才是真实的存在,才是事实的,为什么我们却为没发生的事而恐惧,而忘记当下的生活呢?在生命的长河中,每一段都是生活,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也是。现在是过去的未来,而也会成为明天的过去。为什么我们却要把注意力放在过去或者未来,而不是放在真实存在的当下呢?

活于当下,享受当下,从自已的身上出发,越自信,恐惧就会越来越少。但如果恐惧产生了,也别讨厌自已有的恐惧,你越抵抗,越想摆脱它,它越不走;让我们接受、看见它,与它同在,这样它才能转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