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太大,我也说不出所以然,更何况我也不是行家,唠叨几句只是谈谈自己的个人体会,我也不善如其他作者一般引经据典。
这些年来 我一直 喜与人辩,常言道 真理越辩越明,可 道可道非常道,极多的规律 真理并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明白 ,甚至不是常人所能理解与应用的。修道之人讲求参悟,估计也是避免了说太多而嚼不烂理解不了的尴尬境地。韩寒貌似说了句:听了那么多的大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这里说明了其实道理都听过,却鲜有人实践。
几年与人论辩的经历,给人一种嚣张自我的感觉,这显然不是我想要的,我也没放在心上,反而值得反思的是:论辩的话题如何,论辩的对手是否具有论辩精神。去年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不与傻瓜论长短。可是 在常人眼里,唯心主义一些的一帮人 肯定以为别人都是傻瓜,啦啦,这也无可厚非 ,无伤大雅。因为个人的看法观点 并不会对别人实质上是个什么样的人有半点改变或者影响。与其说不与傻瓜论长短,不如说思维模式,思考方式,能力差距太大的人聊不下去。许多聊天 论辩继续不下去就是因为 层次差别太大。那么多说无益,沉默是金。
今天无意看到了一个中国诗词节目,里面一女子看病为节约车费,辗转五次车为了剩下几十块钱,可谓是舟车劳顿,精神令人佩服。更让我感动的是这位女子及其热爱诗词,她的答题也是相当淡定准确,有种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美感。她被诗词的精神与美净化升华,诗词因她显得自然朴实,相得益彰。
现在这个社会无疑是在宣扬成功以及物质的,物质诚然是必需品,可并不是所有人能有那个能力去发财致富,整日蝇营狗苟,舔舐几个江湖术士的几篇鸡汤文,当然也是看了无数的成功学书籍,可还是愁云惨淡,阮郎羞涩。
羡慕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境界。我想人生的真意因人而异,那么,去做点什么,认真踏实的去做,自然不会有“听了无数的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的尴尬与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