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孩子:
我想对你说……
一
教育最重要的不是教一个人学会什么,而是让他发现自己要什么和不要什么。
二
我希望你不要成为「受害者」:把自己的人生归功/归咎于别人,让别人为自己负责。
「这不是我喜欢的专业,我是被调剂来的」,或者是「室友每天晚上开黑,害我看不进书」,甚至「父母老限制我」
下属不好用,怎么办?同事老在背后说我的坏话,怎么办?想要推进工作,搭档不配合,怎么办?别人跟我意见不一致,他们怎么这么不通情达理?老公不做家务,怎么才能让他接受分工……
人人都是「受害者」。这实实在在是大多数人的现状。已经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优越的社会地位,却还在作为「受害者」而苦恼着。我说,那他们需要学习的不是方法,首先是价值观。
三
这个价值观从小就开始了。自己为自己负责。
我希望你从上学的第一天开始,就清楚地知道,每一件事都只为自己负责。在这里,你可以自己决定怎样做一件事,承担它的代价和后果,没有什么天生是「必须」的。你负责决定什么重要,成绩的高低重要,还是兴趣重要,这些都由你来判断。老师也很重要,但老师不能替你做决定。老师的角色只是facilitator(服务商;促进者,帮助者)
说不定会让你走一些弯路,毕竟大多数人一开始都不能理解什么叫「为自己负责」,会有一段懵的时期。但我宁愿把这个懵的时期放到现在。
相比之下,从一开始就限定你做这做那,可能是更高效的教育方式。会抓住所谓的「关键期」,让你多花一倍的时间刷题,或者练习父母希望你掌握的各种技能,或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我总觉得那样得不偿失。
四
我希望你是一个终身学习者。这需要你从最开始就把学习当作是跟做游戏或社交一样的事来看待。你选择,并为它负责。它包含着一部分需要忍耐的寂寞,但大多数时间,它可以满足你的趣味和好奇心,以及长远的利益。所以我不希望你为大人的要求而学习,那会让你一听「学习」就抵触。
我努力地避免我们之间形成这样的关系:你对着课本磨磨蹭蹭,讨价还价,而我威逼利诱请求你多学一点,好像学习仅仅是为了满足大人的期待。我也不想用进度,升学之类的东西给你压力,让你误以为这就是学习的意义。
这些当然也很重要。在中国,说它们根本不重要也是不现实的。但我会告诉你它们没「那么」重要。
我还有一件非常确定的事,那就是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你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未来大部分都用不到。重点在于学习本身。所以我不看重你学了什么,学得好不好,我在意的是你怎么学,你如何看待学习,为什么而学。
五
学习的过程,也是认识自己的过程。我希望你理解并接受自己的独特性,而不是迷失于与别人的同化或相互比较。你当然是与别人不一样的。
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你喜欢自己。并不是说你没有缺点,或者必须把缺点粉饰成优点或别的什么。但缺点是要用一种平和的,客观的心态来观察的,熟悉它们会在什么情况下造成影响,并且知道如何恰如其分地应用。
六
你可能会觉得,我说了这么多,是希望你变得更优秀。你也许正在努力满足这样的期待。但我对你真的存在优秀的期待吗?——我并不确定。
我不确定你怎么理解「优秀」。我想起了很多被别人定义为「优秀」的女生,尤其是中国女生,常常低着眼睛,对于别人的要求点头称是,不能大声发出自己的声音。
事实是人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表现自己,无论优秀与否。有时候顺序是反过来的,不是因为足够优秀才表现自己,而是先表现自己,然后不断产生动力让自己变更好。
你也许不觉得自己很优秀——这不重要,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不会觉得自己很优秀。我也不觉得自己很好,但不妨碍我成为你了爸爸。很多事情你想做就能做到,方法很简单,只要说一声「我要」,再为它采取行动就可以了。正视自己的愿望,为它负责。
我认为,决定一个人过怎样的生活,活得好不好,最重要的因素就在这里:你在多大程度上,敢于大声说出「我要」,就这么简单的两个字。
我把这种特点称为「大气」。愿意去表达和争取,相信自己配得上一切想要的,美好的事物,并敢于承担一切挑战。无关能力积累,而是一种胆识和气魄,这是人格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比起优秀来说,我更希望你大气。
深爱你的一枚冰儿老师
一个辗转难眠的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