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回家后一脸坏笑地对我说:“我们班大风谈恋爱了。”
我一愣,这可是不到十岁才刚四年级的小屁孩呀!我好奇又耐心地问:“你怎么知道他谈恋爱了?”
小张眉飞色舞地说:“他跟我借了好几次笔,我说他你没笔了,干么不去买,老借我的用。你猜他说什么?”
小张故意压低了声音,“他说,他舍不得买,他得攒钱娶我们班的王莹。你说,他是恋爱了吧?我们班好多谈恋爱的。”
我大笑,居然有这样有“远谋”的孩子。也许是我的笑鼓励了小张,他开始给我列举他们班缤纷的“爱情”:王同学买了一堆零食,自己舍不得吃,分给了班里他喜欢的5个女生;李同学一下课就喜欢坐在一个小女生的旁边;赵同学跟一个女同学吵架了,结果班里的另一个男生把赵同学揍了,因为他喜欢这个女生……
没想到小孩子的“爱情”这样热闹。
我试探着问:“你有喜欢的女生不?或者,有女生喜欢你不?”
小张立即举起小手一本正经地说:“没有,都没有,我发誓!”
看到他认真的样子,我不由笑了,但心底却隐隐地有点遗憾,不“甘心”地问:“你们班真没你喜欢的小女孩呀?哪你喜欢什么样的?”
小张嘻嘻笑说:“喜欢一个人,不能只看长得好不好看,应看她心眼好不好,知道学习不。”
天!没想到小张的爱情观这么“正”,而他能够说出来,也足见他是一个明朗单纯的孩子。
我知道,小张眼里的“恋爱”充其量是一种性别意识的觉醒,小朋友的这种感情,就像水晶一样澄澈,他们的喜欢,距离爱情,还有长长的一段距离,我不必惊慌。
印象中,小张三岁左右时曾对我说:“妈妈,我长大后要跟姐姐结婚。”我很纳闷地问他为什么,小张说:“你跟爸爸结婚了,我当然跟姐姐结了,我们是一家人呀!”
我才明白,小张所谓的结婚就是一家人在一起。我告诉小张:“你和姐姐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亲人是不能结婚的,你的媳妇,在远方别人家里。”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若有人逗他媳妇的事,他都会说:“我媳妇在很远的别人家里呢。”
也许是跟着我们参加婚礼次数多了,一次,他对我说:“结婚怎么这么麻烦呀?能直接把新娘接走不?”我对他讲:“结婚是一个人一生中很重要的事,一定要隆重、有仪式感,不能怕麻烦。”
之后,再有人逗他,问他什么时候娶媳妇,他就会说:“等我大了不怕麻烦了再娶。”
原以为,这样的话题也就是逗小孩子玩玩而已,没想到它如此快地来到了我和小张的面前。
其实,相对“爱情”而言,小张最敏感的还是“离婚”二字。小张有一个从上幼儿园就同班的女同学,关系一直很好。有一天,小张放学后很难过地对我说:“欣欣的爸爸和妈妈离婚了,她爸爸妈妈又都结婚了,没人管她了,她去寄宿了。”在他的认知里,一旦爸爸妈妈离婚了,孩子就没人管了。平时,只要我和老张说话声音大一点态度差一点,小张便以为我们在吵架,便赶忙阻止:“别吵架,再吵架就要离婚了!”有一次我故意逗他:“要是爸爸妈妈离婚了,你会跟谁呢?”小张的眼睛瞬间变红,并果断地说:“不能出现这种选择的。”我知道他认真了,便不再跟他开玩笑,搂着他说:“两个人一旦结婚了,就都有了一份责任,要为这个家负责,为孩子负责,谁也不会轻易离婚。放心吧,爸爸妈妈不会离婚的。”听了我的话,小张煞有介事地伸出小手指跟我拉了钩。
有时候我会想,我家的家庭氛围还算不错,小张尚且如此担心,那些整日生活在父母吵架声中的孩子们,该受着怎样的煎熬!所以,为了孩子,无论如何都要把家经营好。
爱情也好,婚姻也好,小张在说这些事时,就像在谈论动画片和童话故事,尽管当时会喜悦会悲伤,但很快就会被别的事情吸引。
但我觉得,我们不能不把小孩子当一回事,因为他们会想事也会懂事,总有一天他们会长大,会经历很多的事情,如果总对小孩子遮遮掩掩,忽视事情的存在,他们就有可能会生事惹事。
所以,小孩子遭遇“爱情”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正如春天里所有美的一部分,像一棵发芽的树,像一株盛开的花,长在田野里,自然而然,邂逅它们,为它们欢欣,为它们激动,为它们心潮澎湃,为它们辗转反侧。
这是一种美好的体验,这种体验很容易被我们随意抛掷,甚至亵渎,如果我们能让孩子清醒地拥有这种体验,不害怕不紧张,好好体验加倍珍惜,那么,孩子的这段岁月将拥有非同寻常的温柔、浪漫与美。
让我们放心地接受小孩子的这种喜欢吧,要知道,这种喜欢干净又热烈,像活泼的小溪流,欢天喜地地流淌一路,偶尔停下来寂寞地沉吟一小会儿,又兴高采烈地向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