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很多最近毕业的学生面临的一道难题:没有工作经验,就找不到工作,可你得先有一份工作,然后才能获得所谓的“经验”。实习算有点用,可是没有什么比简历上一行实际的全职工作更好的了。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毕业生接受了给出的第一份工作,也不管合适不合适。一份来自咨询公司CEB的报告发现,有多达五分之一的毕业生会申请不符合他们兴趣的工作。不出意料的,CEB报告有四分之一的毕业生在第一年内就离开这些岗位。
不仅找工作的人有负担。压倒性多数(95%)的公司承认每年都招聘了错误的人。根据一项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雇主们正计划招聘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今年将会大约多出15%,可找个人来填充岗位是很昂贵的。
迈克尔·诺瓦克是Kiosite的创始人,这是一个匹配求职者和工作机会的平台。他指出每一个空置岗位仅招聘开支,公司就要平均花费约9000美元。尽管根据职位不同有所变化,一次糟糕招聘的代价能够多达那人工资数的五倍。
需要有一个更好的方法来雇用到合适的人选,削减不必要的花费。根据诺瓦克的估计,今年有187万学生毕业或者寻找实习工作,推动的招聘市场份额超过200亿美元。
于是Kiosite发布了Talify,一个新平台,使用智能和数据来匹配大学生和最适合的工作机会。Talify在3月1日正式发布,之前在五所高校——哈佛、杜克、宾夕法尼亚大学、华盛顿大学和范德堡大学,进行了差不多两年的试运行,并在去年秋天扩充到200所学校。
在Talify,学生们可以登陆并免费建立一份扼要描述,帮助他们与一家正寻找他们独特技能的公司联系起来。Talify不像LinkedIn,在LinkedIn求职者只是上传简历,乞求加入了正确的关键字可以吸引到一位潜在的雇主。也不像Anthology 或者 Woo,焦点放在一位被动求职者列出的需求表上,靠这张表帮他们跳槽到一个新东家。
“申请人虽只完成一份测试表,但是内嵌了多重测度,包括工作兴趣、自评技能、经验和个性。”测验还能够评估领导素质、换位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工作精神、创业精神等。
比如,在评估的一部分,要求学生按重要性,排列出工作中他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包括的任务诸如“解决复杂问题”“与数据打交道”到“创造新业务”或者“工作于一个团队”与“事物性工作”。
另一部分提出一道普遍的面试问题,“给我三个词能最好地描述你”。评价表没有让申请人去背可以呈现最佳状态的,记在脑子里的一串特性名词,而是给出了一列属性,要求挑选出“最能够描述”或“最不能够描述”的属性。比如“合群的”“快速的”“勤奋的”,其他的诸如“厌烦的”或者“无纪律的”是备选的,可归入“最不”类的(显而易见),申请人必须在每部分里每样各选一个。
平均成绩或者学生的专业,与这些更加具有相关性的特质相比,变得不怎么重要了。比如,Google的人力运营负责人Laszlo Bock就曾说过:“平均成绩作为雇用的标准是毫无价值的。”
一旦完成,这份简介就进入了Talify的数据库,供招聘经理搜寻。候选者是用特征,而不是用技能来分等的。招聘经理之后可以直接和学生联系。公司基于体量和预期使用率支付一笔会员费。
诺瓦克说迄今为止,超过100家公司成为平台的会员,而平台数据库里的学生用户数已经超过5万。虽然诺瓦克拒绝分享这些学生里有多少已透过Talify找到了工作,但是“典型的例子包括了新媒体、时尚、医学工程、软件开发、财务、数据科学,还有很多”。企业用户则从AT&T、西门子到Warby Parker(著名眼镜零售公司)、Kiva.org(P2P小额贷款公司)、Birchbox(美容产品网站)等。
然而即便是人格评估也会出差错。就算是最流行的Meyers-Briggs性格测试法,30多年来也一直被专业心理学家批评,因为它无法准确地预测出测试者的最佳职业路径。
诺瓦克承认:“除了性格,成功需要的东西太多了。”性格只是化学方程式的一部分,Talify要做的是通过整合与关联特定工作技能、兴趣和履历表,超越简单的性格特征测量。
The writer:Lydia Dishman
http://www.fastcompany.com/3058004/the-future-of-work/new-job-matching-tool-uses-personality-traits-rather-than-ski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