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写作,才发现写作真的是件力气活儿

虽然很早就从各种信息渠道获知写作对于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诸如锻炼自己思考能力,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逻辑思维水平等具体理由就不再详细赘述,相信没有一个理性的人会否认写作的重要性,但真正有勇气拿起笔或码起字的人少之又少,这其中自然包括我在内。

是的,我就是那种无数次扼杀写作念头于萌芽之中的那类人,多少次想开始而未开始即放弃,原因也很显而易见,怕自己写不好的同时看到太多人写得好,两相对比之下挫败感爆棚的我实在提不起开始写作的勇气。以前的我就是这么怂,号称每年阅读几十上百本书的我,竟然如此抗拒输出。我只是个表面看起来热爱阅读的人,既然读了那么多书,记住的知识又有多少呢?有时候回想起来竟然头脑一片茫然,进而脊背发凉,因为我竟全然不知不久前读完一本书里的核心观点,那么一周前一个月前读过的书呢?早就忘到九霄云外了。我花那么多宝贵的时间和注意力在阅读上又换来什么呢,难道只是看起来很酷炫的阅读清单?那又有什么卵用?

痛定思痛,认真反思之后,我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开启写作这件事。哪怕一开始写的再烂再没人看,但至少是对自己阅读和思考过程的成果交付和价值输出,姑且算是送给自己的馈赠吧。以前的我太在意输入,总是不顾一切的往头脑里塞很多看似重要的信息和所谓的知识。没错,这些信息和知识是很重要,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们只是在我的头脑里走个过场,即便当时留下痕迹,很快也会消散的无影无踪。我们的记忆总是不可靠的,因为每天充斥进入头脑的信息太多,对于一些重要的信息和知识如果不经过反思复盘转化为自己的有效认知就相当于无效信息输入。那么毫无疑问,最重要的转化方式即是写作。输入促进输出,输出倒逼输入,这是一个良性循环。通过写作保持输出是对自己所学知识的反刍与再理解,经由自己的认知加工之后产出的属于你自己的特有产品,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头脑中信息的理解,获得印象深刻的独有认知,实在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

啰里吧嗦说那么多,只是说明自己终于克服内心固有的写作恐惧障碍,愿意安心坐下来写点东西,算是迈出写作之路最为艰难的第一步。好在自己平时阅读量不少,信息涉入既广且杂,输出些随感和小结亦不是难事,但写出行文流畅逻辑清晰的文章确实难上加难。这倒也不奇怪,首先自从高中毕业就没有任何关于写作方面的训练,其次作为一枚理工男平时也不注重写作能力的培养,这就使得初始写作之路变得尤其艰难,有时候坐在电脑前思索良久,劳心费神却毫无头绪不知从何说起。这才意识到写作这件事儿并不比理工科做科研简单,其不仅仅是脑力劳动,更是体力劳动。就写作主题来说,相当于科研上的选题,即便选定了一个主题,那么围绕着这个主题要开展论述,就要寻找素材并深入加工以此来凸显主题,这就相当于科研上查找文献寻求合理的实验方法来验证自己的假说。这一过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记流水账很简单,因为那几乎不需要思考,而想写一篇正经的文章,就需要这么一个严格的流程。我想锻炼写作能力也必然和科学研究一样是个需要刻意练习的过程,平时多输入多积累,然后多写多反思多总结,构成一个完整的闭环体系,最终达到良性循环。

一开始就接受自己的笨拙吧,从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开始,慢慢修炼这项核心技能,毕竟很多写作大神也真的都是从小白开始起步的,追随他们的成长崛起之路,从中学习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勤加练习,相信自己亦能达到他们的高度。即便不能,也无愧于自己的努力与付出,打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写作天地,并通过写作传达知识与价值,给别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亦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4,604评论 25 709
  • 从小到大的过程中,总有许多记忆停留在离别时的那一帧,不是我看着别人转身离开,就是别人看着我转身离开。 而那别人,除...
    张硕2017阅读 137评论 0 3
  • 2016年1月目标执行情况及2月目标制定情况 一、2016年1月目标制定及执行总结 1.12016年1月目标达成整...
    加一的修炼场阅读 1,734评论 1 1
  • 我们是要把自己摆回棋局中,而不是挣脱出来,这是入世。
    颖仔心随阅读 204评论 0 0
  • 估计像我这样每天搂着手机入睡的人不在少数。诸如斗地主,读小说,闲聊天,这些俗气亦或雅致的事情,尽在三尺床头...
    公鸡不打鸣阅读 41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