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大会》,爱奇异网络综艺节目,由四位中年大叔马东、高晓松、何炅、蔡康永主持,以其话题火爆,嘉宾极品引爆网络。
《郎读者》,央视节目,由轻熟女董卿主持,走的是一贯伟光正的“老干部”风煽情路线,以其情怀、知性爆红。
两款节目虽然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组织形式、编排方式甚至价值导向截然不同,但实际有一点却惊人相似。
而且,这个相似点不是浅层次的相同,不是“都有很高的收视率”、“主持人都是六七十年代生人,都有相似的成长背景”等等类似硬凑出来的相同。
这个相同点,是剥离掉所有包装、情感、故事、噱头之后,节目所剩下的内核的相同。
所谓节目内核,就如同一个商品的核心卖点。一般情况下,市场上同一个核心卖点的龙头产品就只有一个。
比如,说起调和油,大家想到的必然是“金龙鱼”,在调和油市场上,其它品牌就很难有大的作为。
又比如,说起黑科技手机,就非小米莫属,就算华为、苹果、三星再强大,也难撬动小米粉们的忠心。
综艺节目也一样,一档节目火起来后,会有很多的跟风节目,但一般都很难超越最先的市场占有者。
比如,以只选声音不选颜值为核心的《中国好声音》火了之后,各种好歌曲一个接一个,但在辩识度上都陷入了模仿的尴尬境地。
再比如,以成名歌手PK为核心的《我是歌手》成功之后,各类歌王比赛也是层出不穷,但都难以挑战《我是歌手》的地位。
那么《郎读者》与《奇葩大会》节目内核是什么?两者真的相同吗?如果相同,谁将最终占主导地位呢?
我们先来看《奇葩大会》,作为《奇葩说》先期热身节目,奇葩们不再为了一些奇葩的话题辩论,而是分享、表达自己最真实的生命体验和人生观点,其内核是要展现不一样的人生,让观众体验生命不同的可能性。
再来看《郎读者》,目前已出了四期,每个郎读者都会先分享一个故事,然后选择一篇文章去读,用这篇文章来阐述他们的故事。显然,支撑观众看下去的不是文章本身,而是郎读者在郎读时代入的情感,同样让观众体验到了不同生命的种种遭遇,其内核还是展现不同的人生。
也就是说,《郎读者》和《奇葩大会》的内核都是为了向我们展现不同的人生,只不过,这个人生的主人一个叫“郎读者”,一个叫“奇葩”而已,如果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郎读者”们所读的更符合主流价值观,而“奇葩”们所说更艰难,更尖锐,甚至更真实。
《郎读者》的4期,分别讲述“遇见”、“陪伴”“选择”和“礼物”四个主题,也是寻常人都会经历到的人生课题,当然受央视出品的限制,其路线一般都是深情的。
像李亚鹏读《给女儿的信》:“有时候想,我要对你好一点,有时候又想是不是也不能太好了,不然长大了万一碰不到像我如此对你的人……”,这种矛盾,世上那么多父亲都能体会到,所有的父亲都一样,对儿女,总是想得很多很多。
像徐静蕾含泪读《奶奶的星星》:“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又多了一个星星”。天上那么多星星,总有一颗,与你我相关;每一个人的心中,也总住着某位亲人,沉痛难忘。
如果说《郎读者》是人间大道,那《奇葩大会》则有点剑走偏锋,把常规打破,把生活中苟且的一面拎出来放大给我们看。
像臧鸿飞让我们了解到摇滚圈的异化:“从人的游戏到从钱的游戏,摇滚圈穷了太多年,太珍惜这个饭碗,真的不敢说话,一个社会事件出来,有企业家发声,文人发声,但是滚圈却不发声”,
像李开复,让我们知道科技的进步对人本身带的负面影响:“未来10年,有50%人的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取代”。
像双性恋社会学家李银河,让我们对婚姻对性对家庭的观念产生新的思考,她说“婚姻即将消亡”。
所以《郎读者》和《奇葩大会》就像硬币的两面,分开看,一个字,一个花,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才代表了整个复杂的社会和人性。
至于谁能占主导地位,谁能走得更远,个人预测,《奇葩大会》更接地气,更具争议性,胜出的可能性居大。至于是否准确,只有留待时间去检验吧。